驻上口镇程北上口村“第一书记”张智涵:躬身为民 真帮实干谋发展

寿光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袁萍通讯员 隋跃年)  三百多个日夜,扎根之处便是故乡。2019年5月,32岁的张智涵到上口镇程北上口村任“第一书记”,自此,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小伙子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扑下身子,躬身为民,在精准扶贫中理思路、谋发展。如今,程北上口村旧貌换新颜,件件实事好事暖民心,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QQ截图20200326104143

“第一书记”兼职“送货郎”,精准扶贫暖民心

“您好!这是您预订的豆瓣。”3月21日下午,教师新村小区门口,张智涵开着私家车为居民送来一袋袋豆瓣,他的车上,还有20多份,地址遍及城区各小区,全部送完,张智涵用了两个多小时。“这是我们村的扶贫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加大项目生产,希望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让更多人吃上新鲜放心的豆瓣。”一段时间来,张智涵兼职当起了“送货郎”,往返上口与市区,为居民送菜上门。

“目前,村里有两个扶贫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7万元。”驻村第一天,张智涵就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他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提交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力所能及为村民解忧,一系列举措赢得了民心,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程北上口村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果树和大田作物为主,但种植过程中多靠经验,缺少科学种植方法,为此,张智涵主动联系农业专家,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提高了村民收入。考虑到村里大棚、果树等年限较长,经济效益较小,村民种植意愿不强,张智涵就与村“两委”积极谋划、主动沟通、精心策划,以村集体参与、村里能人牵头的方式,调整部分土地,提高土地承包金额,逐步理顺土地承包合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

“别看他年轻,办事靠谱!”如今,在村里提到张智涵,村民们佩服,直言“这个小张书记不简单”!

因村施策为民谋福,建美丽宜居乡村

“希望能建个文化书屋,大家伙儿农闲时可以去看书‘充电’。”上任伊始,张智涵了解到村民有如此需求。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张智涵把目光投向了村委大院内的小院,这曾是一户村民的家庭作坊,现已闲置。“我出1万元‘买’你这个小院,可否?”在多次跟户主沟通后,张智涵自掏腰包 1 万元“买下”小院,供村里使用。村里集中装修后,张智涵又联系市文旅局捐赠了图书,让村民有了看书休闲的场所。

“这都是应该做的!”像这样的“赔本买卖”,张智涵“偷偷”做过不少,但他总说“做得不够好”。他说,市、镇级领导多次到村里指导工作,自己所在单位(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领导们一次次到村里帮扶,参与村庄规划,组织金融单位为村庄捐款等,作为“第一书记”,自己更应该全力以赴,为民谋福。

街巷不通,排水不畅……面对村民诉求强烈的一个个问题,张智涵与村“两委”成员多次开会讨论,决定结合村庄实际,通巷修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规划村庄我支持,但要我清理杂物,不行!”“我家院墙建了十多年了,凭啥要挪?”……街巷不通,杂物乱堆乱放,甚至有几户村民的院墙“横”在巷子里。面对上门做工作的村干部,村民们各有说辞,怎么办?张智涵与村干部加班加点,一次次走访,一户户做工作,一家家帮着清理,最终,一个个遗留问题被解决,一处处废弃宅基地被拆除,11 条村路先后被打通。村西北角还建设了1处蓄水池,用于全村排水。

看到“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们的付出,街巷通了,村民的心也“通”了,后续工作中,程北上口村老少爷们儿团结一致,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如今的程北上口村,在张智涵与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集体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乡村振兴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