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采摘园”的社员们“美滋滋”

草莓20元/斤、西瓜15元/斤、樱桃60元/斤……

圣城街道于家村“采摘园”靠品质抢市场

“五一”期间,圣城街道于家村的“采摘园”几乎被“抢”购一空:线上销售火爆,本土购销两旺,让合作社成员们稳赚了一把。“园区内的草莓、油桃、西瓜等基本销售一空,还有少量西红柿、甜瓜,目前销售渠道很畅通,尤其是网上订单不断,种植户们都说‘没卖够’!”于家村党支部书记高象鹏说。

QQ截图20200510155158

效果、效益看得见

农户鼓起的腰包更“看得见”

在于家村采摘园内,一个个现代化大棚坐落其中,在入园处,不少前来尽享采摘乐的游客正在扫码、测温,有序入园。“于家村的采摘园挺出名的,这里的鲜果多得很,和家人一起来体验采摘乐,别有一番滋味。”来自东营的任先生表示。而在大棚里,油桃、西红柿、樱桃等果蔬高挂枝头,透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俺家大棚里的油桃基本卖没了,咱当地市场都没来得及出货呢,光靠外地的客商和网上订单就把果子卖光了!”于家村鹏远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吴涛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的产品销售不用成员们操心,订单一来,供不应求,“五一之前卖得就很火了”。而在吴涛的另一个大棚内,口感西红柿也正是上市旺季,“市场价每斤 12元,订单派下来,我们就赶紧采摘、包装,然后统一发往全国各地。”

盘算着眼下的“经济账”,吴涛脸上堆满了笑容。他告诉记者,于家村曾是一个大棚油桃种植专业村,前几年因大棚老化,油桃产量下降,品质很难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收入受到了不小影响。2018 年 7 月,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前提下,于家村拆除了40多个老旧大棚,规划建设了占地近200亩的新园区,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方式,全力打造我市高端、专业的反季节水果“采摘园”。

“我自己卖油桃的时候,一般就是跟着市场走,8元一斤或9元一斤,再好的品质人家也不认。但加入合作社以后,咱们的油桃不仅有了品牌,还通过合作社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推介,价格几乎倍增,去年合作社的油桃15元一斤。今年受行情影响,价格略微下降,但每斤也在10元以上。”

作为合作社第一批社员,吴涛也是第一批尝到甜头的人。他告诉记者,有了效益,村民们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现在园区正在规划扩建,大家都盼望着能再“认领”几个棚。“园区里我现在有两个大棚,一个种油桃,一个种西红柿,价格都差不多,但西红柿产量高,所以我就盘算着,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多‘要’几个棚,全都种成西红柿,这样一年下来,效益更好。”吴涛一边盘算一边说,今年一个油桃大棚赚了10多万元,一个西红柿大棚赚了2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摆在这,这笔账大家都会算。

继续“抱团”发展、高质量发展,助农民增收致富

去年,于家村举行首届“采摘节”,于家蔬果品牌进一步打响,凭借着好口碑、高品质,今年基地的草莓卖到20元/斤、西瓜的开园价格达到15元/斤、樱桃60元/斤、口感西红柿15 元/斤……个个成为市场上的“俏品”。

于家村鹏远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高象友告诉记者:“我们园区的产品都是品质为先,能够在市场上站稳,靠的也是品质。像是草莓,只要买一次的,下一次还想来,因为我们的草莓口感的确与众不同。”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蔬果质量,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基地内20个大棚均是“无公害式”种植、管理,果蔬生长过程中全部使用环保酵素,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生产出了高品质的果蔬。

于家村党支部书记高象鹏告诉记者,随着园区的发展,品牌效应凸显,现在园区内的蔬果没有“愁卖”一说,光网上订单就供不应求。“像吴涛一样的种植户还有很多,产品四分之三是网上销售,仅四分之一供应本土市场,因为产品供不应求,不少商家都是主动对接‘抢’货。”高象鹏介绍,目前,合作社大棚内均配备了自动温控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并将引进二氧化碳转化器等智能化设备,全力满足园区基地生产需要。同时,该村也将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思路,开发果品系列的深加工项目,把采摘文化、农家乐文化与桃文化深度结合,实现村民致富、村庄增收、合作社发展的共赢效果。

“发展总要跟着市场走,下一步,我们园区会增加种植品种,继续丰富蔬果种类,再多建几个标准化高温大棚,扩大规模,让老百姓多挣钱,多受益。”高象鹏说道。 寿光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