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起来力量大

寿光发展蔬菜产业,最初以家庭零散种植为主。随着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洛城街道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培强扶壮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作为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着力点,积极推广“合作总社+标准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新模式,培强龙头、延伸链条、做强产业,寿光农业以一种更加稳固的组织化形态不断加速上档升级。

龙头企业领着农民换理念

六月初夏,果蔬飘香。洛城街道的尧河长茄正值丰收旺季。作为洛城的优质蔬菜品牌“尧河长茄”畅销江浙沪一线城市。

一个名优农产品主产区的形成,离不开种植一线的菜农。

2019年,黄家村80后菜农李东伟准备升级新棚,打着种高端优质长茄的谱儿,李东伟决定更新一下观念,建棚一块安装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自动放风机等智慧设备。

李东伟的新观念起源于他的一次参观学习。

2018年,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在洛城落地建成,该示范区主要功能是集中展示国内外先进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和栽培技术,包括名优蔬菜新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土壤改良沃土工程技术、循环农业等世界各国先进的蔬菜温室大棚设施和前沿的管理理念。

2019年11月份,李东伟去集成示范区参观过一次,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改变了他对未来农业的认识。这次学习,李东伟找准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那就是通过科技玩转农业,全力发展高端品质蔬菜种植。“再建新棚时所有自动化智能设备全部配齐。”李东伟下定决心, 一次参观,改变了一个普通寿光菜农的农业观。作为龙头企业的示范推广园区,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实实在在带动着周边的普通菜农一起变理念、换思想、探新路。

在寿光,龙头企业、示范园区的带动引领是至关重要。与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南北呼应的是中国(寿光)蔬菜小镇项目。

该项目坐落于洛城尧河长茄主产区,示范引领是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在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寿光蔬菜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品种到种植理念再到管理科学,蔬菜小镇承担的是“标兵”作用。据介绍,寿光蔬菜小镇一期分为5个功能区,一二三区1589亩为新型温室标准化生产区;四区242亩为种质资源保护和蔬菜鲜切加工冷链物流区;五区462亩为核心示范区。

所有配套项目建成之后,这里将成为全国设施最高端、技术最领先、装备最新型、品种最优良、运营模式最科学的蔬菜全链条标准化集成基地。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小镇项目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标准落地难的问题,推动蔬菜产业向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蔬菜产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探索出一个在全省、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寿光新模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产业支撑。”

传统种植区崛起新式示范园区,最终会带领菜农转变理念、转型升级,有了龙头企业的引领,越来越多的李东伟们加入到寿光蔬菜的变革大潮中来。

合作社组织农民抱成团

5月20日凌晨5时,洛城街道寨里村菜农张润波和妻子来到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卖小西红柿。

农用车开进院,张润波透过车窗看了一眼电子屏幕:今日菜价,小柿子4.5元一斤。接下来,过磅、结算,前后用了不到20分钟。张润波怀揣着当天菜款回家了。

“当日开价、当日结算”这一点,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深受周边菜农的拥护和信任,都抢着来这里卖菜。

“东华合作社都是当日开价,当日结算,我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都是卖完接着领钱,这里价格公开透明,不打白条。”张润波种植蔬菜大棚已有13年的时间,说起合作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张润波直竖大拇指。“比以前好多了,杜绝了乱压价的现象。”

在负责人庞东看来,他创办的这个合作社,除了想让菜农得实惠外,还想依托合作社组织菜农干一番“大事业”。这番事业就是组织农民成为一个整体,种出高端蔬菜,提高市场认可度,大伙一块挣钱。

庞东认为开办合作社是一条有效途径。2018年,东华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建起来了,不能只是自己唱“独角戏”,要带着菜农一块。怎么才能吸引大家加入合作社呢?庞东想到了诚信经营。

对于菜农来说,拿到手的才叫钱。庞东立下规矩:当日开价,即时结算,绝不拖欠菜农一分钱。除了价格公开透明、结算及时,合作社还对社员们的蔬菜实行以质论价的方式,鼓励社员种植高品质蔬菜。

卖了菜就能拿到钱,菜农高兴得不得了,就凭这一点,菜农愿意加入合作社。菜农绑成了块,庞东就有了发展方向。

东华合作社严把质量关,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合作社建有蔬菜检测室,收购后首先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实行社员蔬菜来源档案化。

统一供应农资投入品,管控蔬菜质量。以合作社的名义根据菜农需求,统一采购高品质有机肥,按照进价统一分发给菜农,这样菜农不光能买到便宜的肥料,还能提升蔬菜的品质。

卖菜价格高,结算及时,服务菜农,周边村庄的菜农都纷纷加入合作社。庞东表示,目前,东华合作社成员已达104名,辖属基地中心1000亩,高标准大棚312个,包括彩椒、长茄、尖椒、丝瓜等10多个品种,辐射带动周边2800亩蔬菜种植区域。2018年12月,东华合作社被评为潍坊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力量大了,东华合作社注册了统一的品牌,统一包装,走上了品牌化的道路,除了锁定洛城街道周边村的优质菜源外,还吸引了孙家集街道、纪台镇、稻田镇等多个村的菜源入驻。几年时间,东华合作社的产品直销福建、四川、重庆、北京等地,与全国多家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商超对接、蔬菜直供。如今,东华合作社每天有120吨左右的蔬菜直接运至商场。

“蔬菜品质好了,终端价格就可观,我们获利大了,反过来回馈菜农,实现有钱大家挣,利益均沾。这样菜农更加紧密,合作更加结实,散户种植就被组织经营取代了,我们的蔬菜产业转型更加整体有序。”庞东说。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发挥合作社作用,庞东思路清晰:“不断创新模式,继续开拓市场,实施农超对接、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方式,打造便捷、高效、诚信的农产品销售平台,让社员真正从中受益。”同时借助相关平台,他建设了农业课堂、青年菜农俱乐部等,准备在新理念学习上为菜农提供服务,让更多的菜农在这里不光卖菜,还能一块学习新理念,了解新动向。

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合作社组织带动,农民抱成团建立共同价值链,这就是洛城组织化加快农业转型的路径,近年来洛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合作总社+标准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新模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风险、实现互利共赢。目前,全街道拥有农业龙头企业19家、果蔬类合作社达到180个,辐射带动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采访手记

攥指成拳劲道大

乡村振兴战略,勾勒出“水清田净天蓝”“人人羡慕向往”的“三农”美景画卷,驰骋在希望田野上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奋斗梦想。

从散到整,这是寿光蔬菜产业的一条变迁路线。在寿光,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三农”梦想照进坚守农村的“老农民”、返乡“双创”的新农民、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和资本下乡的农业“大龙头”的现实,这些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追梦人”。

在市场竞争中,农民最担心的是品种不优,最发愁的是技术不过关,最害怕的是产品卖不出去。而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正是沟通和联系市场与农民的纽带,它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农民进入市场、适配市场的能力。使农民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有效保障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洛城街道有意识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带动,抓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组织经营体系,积极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使小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了基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价值共享机制。

组织化经营,洛城的蔬菜产业振兴迎来加速度!

本期主笔 单昱俊

【策划】戴静 王全国 李志萍 孙居平 刘清海

【执行】寿光日报&北方蔬菜报特别策划小组 王全国 王景坤 孙欣 单昱俊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