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开秤忙 棉农乐开怀

棉花开秤忙 棉农乐开怀

1月15日下午2:30,一辆农用货车停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北木桥村村民刘树松家的门口。

“他家要卖棉花了?”

“现在多少钱一斤?”

“今年棉花质量好,价格可不能低了。”

……

农用货车往门口一停,街坊四邻就知道要卖棉花了,赶紧来帮忙。

棉花开秤忙 棉农乐开怀

收购棉花的是46岁的燕得梅和她的丈夫许庆宁,两人收棉花十几年了。来到刘树松家储存棉花的屋子里,只见满满一屋子都是棉花,燕得梅抓了一把棉花称出100克,然后把这100克棉花放进小型轧花机,给棉花去籽,查看皮棉产出量。检验后,燕得梅说,棉花质量不错,收购价格为3.78元/斤。双方对价格达成一致后,便开始忙活了起来。燕得梅雇了师傅一起给棉花打包,丈夫许庆宁在车上遥控升降机,把打包好的棉花装车。

棉花开秤忙 棉农乐开怀

“现在卖棉花都是上门收购,装好车后,去村头地磅上过秤,然后现金结算。”刘树松说,以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棉花,从春天到秋天,棉花要经历播种、育苗、压苗、劈杈、打芯等大半年的忙碌才能收获。“棉花收获的时候,也是一年最忙的时候,天不亮就下地,中午在田间地头吃几个火烧,然后又开始下午的劳作,直到很晚才能回家。”对他们来说,一天除了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棉花地里。

棉花开秤忙 棉农乐开怀

在刘树松的回忆中,拾棉花是最累的,拾棉花又称“摘棉花”,腰间系着一个用化肥袋子自制的棉花包,每人两行顺着摘。每天采摘动作要无数次重复,机械的动作令人烦闷,但还得细致入微,不遗漏一朵棉桃。“棉花的高度大概在腰部,干起活来必须要弯着腰,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刘树松说,采摘回家的棉花,还要摊到场院里晾晒几天,晒干的标准,就是抓起一把棉花,把棉花籽儿放到嘴里,试着用牙齿咬,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响声,这表示棉花种子已没有了水分,已彻底晒干……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刘树松储存的一屋子棉花已经全部打包好装上了车。来到村头的地磅,过完秤,拿着卖棉花所得的近4万元钱,刘树松的脸上笑开了花。

(寿光日报记者 刘菁菁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