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集街道:大学生返乡玩大棚“玩”出幸福生活

1989年,王乐义冒着风险带领着三元朱村的17名党员干部先闯先试,试种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不仅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目标,还改写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菜的历史。今年55岁的王万章就是三元朱村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的受益者。种棚收入高,但辛苦,王万章只想儿子大学毕业后去城市找一份光鲜的工作,但是,2016年儿子王聪放弃了潍坊市区的工作,回到家乡种起了大棚。如今,该村共有31名高中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当起了新时代的农民。

QQ截图20210303083040.png

“回家当农民,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月12日,牛年大年初一,一早拜完年,王聪跟对象董俊艳便换下新衣一头扎进了大棚。“这个棚里是黄瓜套种的苦瓜,黄瓜过了旺季,该换茬给苦瓜腾出生长的空间来。”王聪说,这时候正是大棚植物生长的旺季,春节也是菜价最好的时候,不能放松,直到正月十六他才有空跟董俊艳回了纪台的娘家。

王聪是“90后”,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学的机械专业,毕业后在潍坊从事相关工作。2015年,蔬菜行情特别好,那年春节,王聪与父亲王万章促膝长谈,萌发了回家创业种棚的念头。光鲜亮丽的城市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工资没有想象中可观,压力却比想象中大。“我在潍坊上班,媳妇儿在羊口上班,我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我们有了孩子后,更是想孩子想家。”王聪经历了多次思想斗争后,决定辞职,返乡当农民。“我们村蔬菜产业发达,父辈们种植经验丰富,只要我肯学肯吃苦,收入一定远高于在城市打拼。”

由于缺乏经验,2016年第一年种棚,王聪并没有像父辈一样取得可观的收益,这让他有点吃瘪。这个选择是否正确?真正解开王聪心结的是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当他得知王聪返乡后,专门叫他去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给他打气:“我们非常欢迎而且需要王聪这样的大学生回来,他能吃苦,很能干……”自此以后,王聪彻底将思想包袱放下了。

在三元朱村,每一个种棚人都是师傅,王聪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出现什么问题也及时请教叔叔伯伯。“第一年种棚,棚里生了螨虫,黄瓜叶子变硬,可我不懂,很着急赶紧去找二叔求助,二叔还没进棚,就告诉我这是什么病,该如何管理。进棚一看,果不其然。”王聪告诉记者,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跟着父辈学习,从插秧、浇水、抹叉子、施肥……慢慢掌握了种棚的技术。

大棚蔬菜长得好,光有技术还不行,棚里的设施也很重要。王聪给自己定了一个“四年计划”,每年翻新一个大棚,同时给大棚用上高科技设备。去年夏天,他终于完成了4个大棚的翻新,并安装了打药机。蔬菜产量和质量上去了,带来的是经济收入的提高。王聪算了一下,一年竟然赚了二十多万元。“我觉得这比上班好太多了。”

农业是有奔头的 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返乡当“农夫”

王聪皮肤黝黑,眼里有光,虽说从小在父母的呵护宠爱下成长,却非常能吃苦。收获期时,早上三点小两口就要起床摘菜,因为早上摘的蔬菜最新鲜。1500斤的苦瓜,他们要采摘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这点苦算什么?“土地最诚实。不能干,收获不到优质的果实。”王聪和妻子干劲十足。拥有 4个蔬菜大棚的王聪已将蔬菜种植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希望通过改造升级,种出更具附加值的高端蔬菜。

2020年,王聪的发小,在外地工作的徐少鹏、王宏强与王聪联系多了起来,他们想通过王聪“打探”一下回家种棚的光景。多次沟通后,两人也下决心回到三元朱种棚。

距离王聪和徐少鹏所种大棚不远处,就是被保护性保留的三元朱村第一代大棚,空闲时,两人偶尔会望着老棚感慨。小时候他们时常在老棚边玩耍,那时候的梦想是离开家乡,不当农民,看看外边的世界,没想到长大后又回到了家乡,从事这份让三元朱人走向幸福生活的大棚产业。

如今寿光的冬暖式大棚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始普遍运用。对于三元朱村来说,新鲜血液弥足珍贵,村子特别需要年轻人,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对于高学历回乡发展的年轻人,我们村委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委派技术人员全程包靠,回村发展后技术、资金有问题我们村委积极协调解决。”三元朱村村主任徐崇慧说,村里成立了樱桃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富硒协会等,建立了采摘园,投资5千万元的农耕文化馆正在建设中,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同时,街道也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扶持政策,孙家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说:“通过出台针对家庭农场、成方连片大棚园区建设的一揽子激励政策,加快典型带动、融合培育,为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径。”

不仅三元朱村的年轻人回来了,随着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品牌化、标准化、组织化、智慧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全面振兴,“寿光模式”的突破让农业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这片沃土上,吸引着更多的高学历年轻人,他们正在用知识和汗水,创造着幸福。(寿光日报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纪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