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脱贫攻坚的“寿光路径”

近年来,为答好全面脱贫这份“答卷”,我市立足产业优势,筹集各类扶贫资金,接续推进产业扶贫,并通过建设爱心驿站、设立公益专岗等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寿光路径”。目前,我市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2.8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

11.jpg

近日,记者来到田柳镇崔家庄村李庆华的家中,院落被打扫得干净整洁,室内虽家具不多,但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今年69岁的李庆华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村里会根据各困难群众的室内环境卫生、被褥穿着等情况,每月组织2次评比打分,他们可以通过积分换取食品和日用品。“每次检查卫生我都是满分,平时我就用积分兑换奖品,兑换的奖品有吃有喝,很实用。”李庆华所说的就是我市扶贫爱心驿站“以劳积分、以分换物”的模式。该模式实现了政府扶持、社会捐赠与困难群众需求的合理对接,并且有效地对困难群众进行扶持引导,引导他们自强自立。“这个模式,在维护家居环境卫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下步我们将继续维护好、落实好这项制度,让这项制度惠及更多的受助群体。”田柳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定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注意开窗通风,有事情随时联系我……”自2019年以来,田柳镇北王里村的扶贫专岗人员董春兴每天都会到村里的困难群众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清理杂物,进行日常居家照料。“因为身体原因,我现在很多活都做不了,多亏了他们的帮助,非常贴心。”村民王玉玲说。2019年,我市投入228万元专项扶贫启动资金,设立扶贫公益专岗,提供帮扶、代办、保洁等服务。截至目前,共吸纳了包括董春兴在内的38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每个岗位每年可为参与的困难群众增收3000元左右。“在这个岗位上不仅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董春兴表示。

除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年来,我市还依托现代农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运作。番茄小镇高端产业示范园区二期扶贫项目的建成,不仅让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其特有的“包棚分红”模式,也帮助园区工人实现了增收致富。番茄小镇高端产业示范园区二期扶贫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广说,“我们园区每个棚3个工人左右,一共设有21个扶贫就业岗位,尽可能地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据介绍,该园区建有高标准保温拱棚7栋,主要以种植新品种无花果为主,园区年可产生30多万元的扶贫收益,收益返还给古城街道的10个经济薄弱村。“每年可使我们村增收3万多元,该部分收益我们主要用于解决困难群众各类问题,充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古城街道袁官村党支部书记杨培永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还筹集各类扶贫资金近2800万元,打造了扶贫蔬菜产业园、扶贫蔬菜无土栽培示范园、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等8个农业园区、1个扶贫车间,每年实现扶贫收益230万元,惠及全市困难群众2.8万人。同时,为带动困难群众增收、打通寿光蔬菜的线上销路,2020年,我市开通京东·寿光扶贫馆,组织电商培训,引导部分困难群众拓宽收入来源,并通过融合线上线下优势,为我市的优质农产品畅通了产销通路。同时,重点培育打造了扶贫产品品牌,“禹王蔬菜”“文家坡韭菜”“双王城草编”等扶贫品牌被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认定扶贫产品15家、84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运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对返贫人员进行高效识别、动态监测、及时帮扶。完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做好扶贫爱心驿站、扶贫专岗等模式的推广,持续加强农村医疗养老保障,织密兜牢困难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寿光日报记者 单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