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新办 让文明婚俗新风深入人心

订亲礼不超1万元;提倡喜宴控制在10桌以内,每桌费用控制在800元以内……今年以来,随着《寿光市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推动,寿光通过婚姻家庭辅导、结婚颁证创新、规范喜事新办标准、规范行业婚庆标准等方式大力开展婚俗改革,逐步让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成为社会主流,让文明婚俗新风逐渐深入人心。

特邀各界颁证员

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9月1日下午,在寿光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一对新人胡文箫和桑晓楠从寿光市特邀颁证员、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关工委副主任马金涛手中开心地接过结婚证,在庄严的国徽下宣读结婚誓词。

马金涛在为新人颁证后,同时送去了祝福和嘱托。“太激动、太幸福了,没想到这么幸运!”特邀颁证员的嘱托与庄严宣誓,让这对新人内心激动,更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向往。这是寿光市婚姻登记中心搬迁新址后,为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结合婚俗改革安排采取的新举措。

寿光市作为潍坊市唯一的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市,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寿光为此亮出了新招式。在创新结婚颁证服务上,寿光以婚姻登记中心为基础,在婚姻登记服务大厅设置婚俗文化墙,逐步建立社会各界特邀颁证员颁证制度,并设计文化内涵丰富的颁证词,使新人在庄重神圣的法律殿堂宣告合法婚姻缔结,为市民提供有“仪式感”的婚姻登记服务。

为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寿光还建立了全方位婚俗文化教化体系,充分发挥婚俗文化宣讲团作用,从关工委、党史、妇联、司法、民政、大中院校等相关部门单位选聘热心志愿者及婚俗礼仪服务工作者,组成宣讲团,巡回宣讲辅导,编印出版经典教育读本,免费发给市民群众。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家训进农村(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利用农村文明实践讲堂,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学生、家长、教师在学校读经典,在机关建立干部职工孝老爱亲、诚信友善、爱家爱国等道德规范,在企业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制作家训参考资料,印发基层,悬挂张贴,做到进家见家训、出门看家训,逐步培育形成夫妻和睦、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的良好家风家教。

消除攀比添喜气

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新风

近年来,一些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婚俗给人们带来了不少负担,甚至因此把结婚这件喜气洋洋的事情闹得不欢而散。如何遏制这些不良风气,让结婚这件喜事添喜不添愁呢?纪台镇宋家村的做法提供了新思路。

纪台镇宋家村为进一步推行婚丧嫁娶新风尚常态化、长效化,带头将婚事新办、喜事俭办纳入村规民约,把推动移风易俗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提倡现代文明婚俗,并制定了喜事新办“六个从简”标准。

不久前,洛城街道适龄青年张炳轩收到街道发放的改革喜事新办倡议书,正在为他筹备婚事的家人一下有了标准。“之前还觉得结婚排场太小,面子上挂不住,现在好了,宴请有了标准,再也不用纠结了。”原来,为了促进全街道婚俗改革,洛城街道结合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网络化建设,由社区网格摸清适龄结婚青年底子,通过入户发放婚俗改革喜事新办倡议书,精准宣传新时代新青年正确的婚姻观,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喜事新办新特色。

针对婚俗上的不正之风,比如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寿光逐步引导建立长效机制注重“自管自治”,发挥“大多数”的作用。寿光通过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婚俗改革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安排,列入乡风文明目标考核和文明户、美丽庭院评选,在各级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等表彰评比活动时,重点向不要彩礼、少要彩礼的家庭和青年倾斜。同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行动,针对存在的封建迷信、婚俗陋习等问题,发挥志愿服务动员激励、传递文明作用。组织热心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宣传、婚事便民服务和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批喜事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敬老养老扶幼扶贫相结合,注重优秀婚俗文化在家风家教建设中的作用,强化上孝父母、下爱子女、夫妻互敬的道德观念,鼓励将简办喜事节省的开支用于资助美丽乡村建设、贫困学生等公益事业,关注和帮助困难群众子女婚嫁,防止因婚致贫返贫。与家庭创新创业勤劳致富相结合,婚前,把年轻新人的注意力引导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上,志同道合创新创业;婚后,教育和引导他们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组建新家庭,开辟新生活,展现新作为。通过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让文明婚俗新风逐渐深入人心。(寿光日报记者 桑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