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集街道:农电改造见实效 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孙家集街道农田大棚之间,一排排整齐新架电线杆格外显眼。今年以来,孙家集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投资1500多万元对43个村的农业用电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提升,村民有了更安全、优质、稳定的用电环境,乡村振兴有了更可靠的发展保障。

胡营二村刘海明种着4个蔬菜大棚。一个月前,4个棚同时栽下了新一茬茄子苗,汩汩清水浇灌之下,菜苗茁壮菜农欢畅。“竖上新线杆,换了新电线,我们浇地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担心跳闸、烧线了。”村党支部书记刘海东介绍,该村原有的农业低压线路已经使用了30多年,电线杆风化、线路老化严重,时常发生跳闸、烧线等问题,而且电线不带绝缘外层,存在火灾隐患。

存在这种情况的,不止胡营二村。今年年初,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入村了解民生难题,与村“两委”班子定思路、打谱气时,了解到有43个村的农业用电存在供电设施和供电线路标准化规范化不达标、线路老化、维护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但因单个村难协调,且费用较大难以解决。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着眼于未来的农业用电安全,街道全面启动了农业供电设施改造提升利民工程。按照“街道出大头,村里拿小头”的办法,街道统一采购了12米电线杆3500根和50钢芯绝缘铝线600千米,各村仅负责机械费、人工费等小额费用。

政策出台后,各村积极响应,群众踊跃支持。在本次农业线路提升改造过程中,胡营二村共架设112根电线杆,更换22千米高标准电线,各农户还统一更换了智能插卡电表,既节约了人力,也有效避免了因抄表误差等造成的纠纷。

把群众的事情办成办好办实,是街道领导班子一以贯之的理念和情怀。为确保线改施工有序推进,街道成立了线改办公室,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并安排2名机关工作人员全程盯靠,随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43个村的农业低压线改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惠及群众4万余人。线改不仅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一道防线,而且有利于新一代智能化蔬菜大棚推广,从而加速生产方式改变、种植结构调整、亩产效益提高,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会持续增加。”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国勇表示,下步,街道将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听民意、摸实情、找问题、谋对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寿光日报记者 张春萍 通讯员 丁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