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泊农场党委:学党史开新局 推动农场向高质量发展

binary_middle (2).jpg

今年以来,清水泊农场党委把学深学透党史与加快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学原文、悟原理,让大脑装进“干货”

“通过这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更加体会到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清水泊农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农场工作人员常茂明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水泊农场党委把学原文悟原理抓在首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党中央指定的学习材料。为增强学习效果,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讨论交流会议9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次。

学先进、塑精神,“情景教学”效果好

6月5日,清水泊农场王小霞结合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收获了全体与会人员热烈、肯定的掌声,这是清水泊农场党委“我来讲党课”制度一个小小的缩影。

binary_middle.jpg

清水泊农场党委组织向各类先模人物学习,进一步坚定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观看了《沂蒙红嫂俺的娘》《建军大业》《攀登者》等5场红色电影,观看了王伯祥、王乐义和杨守伟等先模人物事迹报告会,组织参观了陈少敏纪念馆和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投资37万元建设了“清水泊农场场史馆”,再现了农垦人的奋斗历程,提炼出了“团结、奋斗、创新、进取”的清水泊农场精神,场史馆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活动场所。另外,组织了“红心向党”大合唱、红色经典诗文朗诵、红色故事演讲“、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会演”以及快闪拍摄活动。一系列“情景教学”,让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心更齐了、劲更足了。

解难题、办实事,群众纷纷来“点赞”

清水泊农场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道路坑坑洼洼,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路面会出现一个个“小水坑”,群众出行很不方便。清水泊农场党委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安排专人实地调查,并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方案,最终筹集资金2.9万余元对破损坑洼路面进行了维修。“路修好了,我们出出进进方便了!”“为群众办了件暖心事,为清水泊农场点赞!”小区居民纷纷说道。

binary_middle (1).jpg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水泊农场党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投资1.5万元,对农场一分场居民小区的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为居民改善了人居环境;投资17万元,在蔬菜种植园区新打500米水井一眼,为蔬菜经营业主改善生产条件;投资5万元,在林业园区铺设自来水管道1600米,为土地经营业主解决吃水难问题。另外,组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队伍20多人,开展了对广场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居民小区水电设施检查维护、居民楼下水管道维修、居民小区停车位维修、绿化美化等活动。一件件实事,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谋创新、求发展,改革事业“开新局”

“这儿原来是两处废旧湾塘,多年来一直荒弃着,在清水泊农场党委的努力下,这儿很快就变成蟹肥虾美的聚宝盆。”清水泊农场工作人员晋来明说。在他的身边,是两方碧波荡漾、水鸟翔集的水面。

今年8月份之前,这儿还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清水泊农场党委为把这片荒废湾塘变废为宝,蹚出农场发展新路子,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龙头带动、全面开花”的思路。今年8月份,与一家餐饮业公司签订了合同,该公司计划先期投资400万元,对这两处废旧湾塘,以及周边的闲置沟塘、部分林地共计140亩进行开发,打造大闸蟹、龙虾等原生态养殖基地,最终形成“生态养殖+特色餐饮+休闲观光”的产业链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水泊农场党委坚持一手抓党史学习教育,一手抓创新发展,实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蔬菜园区附近有一处闲置多年的100亩小型水库,目前已通过利用社会资金逐步开展起旅游垂钓;林业园区内部分林地、果园、水面通过加强与外部合作,积极引进资金,开展“家庭农场”模式特色经营;蔬菜园区39个温室大棚,通过与专业的蔬菜种植公司进行合作,规模种植特色蔬菜品种,实现了“双赢”效果。上述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每年可为清水泊农场增加直接经济收益100多万元,每年为群众致富带来经济效益约300万元。“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思路,担当实干,推动清水泊农场向高质量发展。”清水泊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聂义亭说。(寿光日报通讯员 张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