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支书治村记

秋天就是一幅金色的画卷,到处是丰收的景象。这个时节来到化龙镇北柴东村,整齐干净的楼房住宅区周边便是庄稼地,水灵灵脆生生的绿皮大萝卜露出了大半个身子,绿油油的叶子让人满心欢喜。正在施工的社区围墙旁有一位身着红衣的“监工”格外引人注目,她便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中梅。

“今年是我回村的第四年,这四年看着家乡每天都有新变化,心里非常有成就感。”2017年11月,在村“两委”换届之际,一心想为群众干实事的她,放弃了事业回村竞选成为北柴东村村主任。2021年,在换届选举中她又得到村民的支持,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了化龙镇乃至寿光市为数不多的女支书。

上任之初,她没少被村民质疑:花拳绣腿的女支书能有什么大作为?4年里,她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的质疑,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1.png

心中装着群众 凡事想着群众

村东通往村外的是一条土路,有长达八年的时间都是这样的情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每逢夜晚,王中梅走在这条漆黑的道路上,为村民铺一条“舒心路”的想法就难以散去。因此,上任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修路需要资金,村“两委”成员商议后,决定捐款修路。王中梅带头捐款2万元。在她的带领下,全村538户群众捐款,捐款户达到了全村的95%,捐款共计78万余元,有了资金终于可以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了。从开始的道路测量到铺柏油,从安装路灯到通电运行,一个多月后,这条路修好了,成为大家眼里的“幸福路”。“以前去市场卖菜的时候,不仅路不好走也没有灯,只能靠手电筒照明。现在好了,不论多早起来都有灯。中梅书记真是位好书记。”村民郑海花说。每当夜晚来临,灯光照亮了整条柏油路,看到新修的路,看到晚饭后三两结伴散步的村民,王中梅的心里是说不出的喜悦。

王中梅不仅舍得为村里捐钱,也很会省钱。“幸福路”修好后的路灯就是村“两委”成员共同安装的,他们一人开工具车,一人安装,两位女村“两委”成员负责递灯具。一盏灯能省下安装费100元,12盏就省下了1200元。“能为村里省点是点。明年春天再绿化一下,种上花花草草,就更美了。”王中梅盘算着。

另外,北柴东村住宅区没有围墙也一直是王中梅的一块心病。没有围墙,村民因为缺乏安全感很是焦虑,王中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她的号召之下,村民再次捐财捐物,还有外村的企业家也大力支持村庄建设,很快修建800米长、2米高围墙的钱就凑够了。

用传统文化为乡村发展添动力

如今全社会都在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实践证明,学习传统文化会让自身受益、家庭受益、他人受益、社会受益。1974年出生的王中梅懂得其中的道理,她决心让传统文化在村里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北柴东村在化龙镇最早开设了传统文化大讲堂、饺子宴等活动,讲堂就设在村委会议室里,王中梅会定期邀请传统文化讲师团走进村里,讲传统文化。

QQ截图20211101081624.png

与婆婆不和的媳妇参加了传统文化培训后,从自身找原因,向婆婆道歉和好;村民杨秀英十几年如一日,尽心照顾婆婆,抚养侄子成人,参加公益组织做善事,被评为“中国好人”;张宝顺多年为村民义务理发;两个小孩还自发捐出了100元的压岁钱,助力疫情防控;杨建玲成为一名志愿者,常常带着儿子胡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疫情防控期间,村里170名志愿者站了出来,寒风中坚守阵地、昼夜值班、夜间巡逻、环境消杀,为老人送生活物资、照顾老人的起居……村里风气的变化,王中梅感受得到,全村555户、1886名老少爷们儿都感受得到。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们要感谢王书记和村‘两委’,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李萍说。今年,村内所有的井盖子重新换了新的,并新上了污水处理设备,村容村貌更加靓丽,百姓生活更加惬意。“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好事,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岗位责任,也是我回村当支书的初心。”王中梅说。(寿光日报记者王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