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沐浴在教育公平的阳光下

截图20211102081644.png

“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安排,孩子去了学校后不仅快速接纳了新环境,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了,自理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了,看着他这样无忧无虑,作为家长心里挺满足的。”10月15日,家住水岸嘉园的居民刘女士向寿光市教体局工作人员打来感谢电话。刘女士没有正式工作,丈夫在外地打工,孩子小时候因病听力严重受损,她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疾病的婆婆。寿光市教体局通过走访,了解到孩子情况特殊,随即为其进行了困难救助。

完善特殊学生入学、关爱机制,建立全覆盖救助制度……近年来,寿光市教体局以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明确特殊群体学生分类,努力营造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享有适合的教育。

应上尽上,点亮残疾学子求学路

10月31日,又是一个周末。寿光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杨国萍像往常一样,驱车十几公里来到琪琪(化名)家中。琪琪是一名脑瘫儿童,由于下半身肌肉萎缩,不能行走,不适合去学校上学。为了让琪琪能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公平的教育,从2016年开始,杨国萍主动承担起送教上门的任务。从一开始的被推出家门,到如今天天盼着杨老师快来上课……看着孩子点滴的成长、进步,杨国萍的心里充满了特教老师那份特殊的快乐和幸福。

寿光市大多听力、智力损伤的儿童在特教学校就读,还有各种原因不能到校或不能独立在学校就读的。为了让他们也享有适合的教育,寿光全面落实送教上门制度,摸排筛查寿光市不能随班就读的病残儿童,“一人一档”,以寿光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体,为这些孩子逐一搭配组成送教上门爱心团队,制定个性化的送教方案和送教内容,为孩子送上贴近实际的课程,同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康复训练方法培训“,特护”模式打通了控辍保学工作的“最后一米”。

在寿光,像杨国萍这样送教上门的教师还有42人,他们用自己的双脚,帮助寿光28名不能随班就读的病残学生“丈量人生”。看到曾经不会拿笔的孩子第一次用笔歪歪斜斜写下自己的名字,看到从不会说话的孩子第一次喊出“妈妈”……“杨国萍们”笑了。

除了对生理损伤儿童实施“特效特护”外,对于不想在特教学校就读和具备在普通班就读条件的特殊群体学生,安排他们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接受教育,学校对他们实施“随班高护”,做到学习上一对一呵护、生活上一对一爱护、心灵上一对一守护。

全面托底,确保“一个不能少”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寿光市教体局夯实完善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通了求学就读的“绿色通道”,确保了贫困学生圆满完成正常学业“一个都不能少”。

2021年4月,文家中学的小张被确诊脑血管畸形,一次手术花费近20万元,家庭无力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寿光市教体局立即救助1万元。“学校送来的不仅是救命钱,更为孩子送来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当这笔善款送到时,其家人感动地说。

寿光中学高二小王被确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孙家集街道胡营小学一年级小刘被确诊为恶性横纹肌肿瘤……教体局第一时间分别救助2万元、1.5万元。

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刘占山介绍,从2019年开始,寿光市教体局组织机关干部开展“2+1”结对关爱贫困生活动,每年走访慰问2次,每次资助困难学生500元。各基层学校校级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确保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入户精准家访。组建“一生一档”,各校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低保、特殊困境家庭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专门建立了成长档案,就学率达100%。

此外,寿光市教体局建立健全了国家助(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包括助、奖、贷、补、减和“绿色通道”、社会捐助等在内的完整资助体系,涵盖了从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高(中职)到大学的各学段。同时,积极为家庭突发重大变故、遭受严重灾害等特殊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贴或临时困难补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保证了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寿光日报记者 侯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