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电气电缆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1月底就能完工。”11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营里镇的寿光兴鸿新能源有限公司2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现场,一排排蓝色的光伏面板排列在养殖基地上,着装统一的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给一望无际的滩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QQ截图20211126205435.png

兴鸿新能源工程部主任刘学春介绍,项目建成后,上层光伏板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的卤库通过晾晒提高卤水卤度,用来晒盐和养殖卤虫,光伏板对卤库中的卤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渔光互补”作为多能互补的一种有效形式,一地多用,破解了建设光伏电站土地资源稀缺难题,实现了土地综合利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项目建成投用后,年可实现收入1.1亿元,进一步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寿光兴鸿新能源有限公司2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光伏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寿光市海洋强市建设2021年重点项目、寿光市“10·20·50”重点工作之一。该项目秉着因地制宜、高质建设的发展理念,建设集盐业卤库、光伏发电、储能系统为一体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实现了“光伏+盐业”协同发展、盐碱滩涂高效综合利用。

“项目利用临时分流区的卤库滩涂,在不改变原有卤库、渔业卤虫养殖功能的基础上,复合了发电功能,实现了新能源电力、水产养殖、盐业制卤、临时分流,一地四用。项目在开发循环渔业的同时,不仅提供绿色电力,还可改变老河口区域近十万亩滩涂和盐碱地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当地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刘学春表示,该项目统筹考虑老河口以西成片卤库滩涂,按照地形条件、地貌特征和用地类型,结合“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原则建设。该项目和其他类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相比,由于电站建在卤库上,水面的环境温度比地面环境温度低,组件之间的间距比传统电站大,形成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对延长光伏发电组件寿命、提高发电效率较为有利。

据了解,项目作为目前首批山东省投运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纳入山东省电网统一调度,储能的出现让电力被存储,成为了“电力仓库”。光伏输出功率曲线与负荷曲线存在较大差异,有不可预料的波动特性,通过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和缓冲,使得系统即使在负荷迅速波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运行在一个稳定的输出水平;储能系统可以在光伏发电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起备用和过渡作用,缓解光伏系统在夜间或者阴雨天气电池方阵不能发电的问题,提高电力品质和可靠性;储能系统还可防止负载上的电压尖峰、电压下跌和其他外界干扰所引起的电网波动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使光伏发电成为电网友好型优质电源,满足电网硬性要求、平滑出力曲线、提供辅助服务。

据介绍,项目将在2021年底实现并网,年均上网电量可达2.77亿千瓦时。“按照一户家庭一年2000度用电的情况来计算,能够满足13.8万户的家庭用电量。同时,项目还可以解决当地就业200余人,实现利税3700万元,减少标准煤炭消费当量8.587万吨,每年可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寿光盐光互补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规划先期试点,项目具有连片集中、互补性强、储能的示范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赢。(寿光日报记者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