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陈汉津:收藏老物件 自建农村民俗馆

截图20220224081934.png

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物件则见证着一个地方一段历史时期内的生产生活变迁。陈汉津从年轻时就被历史文化魅力吸引,喜好收藏。40余年来,他收藏各类物件,包括民俗物品千余件。如今,为分享自己的收藏成果,让大家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他在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建起了民俗馆,希望通过自己的藏品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从民俗文化中感受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自建民俗馆藏品上千件

希望老物件得到更好保护

日前,记者来到陈汉津的民俗馆。展馆坐落在村庄西北角的一处老宅,为防雨防晒,整个宅院全部搭起了遮阳棚,棚内有桌、椅、床、凳等老家具,还有犁、耧、耙等老农具,各种民俗文化老物件,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十年甚至百年前寿光人的生产生活场景。

“知道这是什么吗?现在这东西可是很少见。”陈汉津向记者介绍起藏品,在一块不大的木板上,固定有一个乳状木柱的器具,“这是一个窝头器,当年生活条件差,粮食不够吃,做窝窝头时要掺上野菜等,因为面粉用量少,所以面团的黏度不够,窝窝头很难成形,于是人们就发明了它。”

截图20220224081945.png

在宅院中间的展柜中,展示着不少票据、账本、奖状等纸质品。“你看,这是一张‘扫盲证’,还有一张‘毕业证’和‘扫除文盲协会会员证’,这几个证件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主人名叫张殿贤。”陈汉津说,这些证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识字的热情。

陈汉津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方式不断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新农村建设脚步加快,一些老物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觉得这些都是“记录历史的符号”,丢了可惜,于是,只要听说哪个村庄要搬迁,或者哪里又有稀罕的老物件,他便跑去收购。“现在院子里摆放的都是民俗物件,差不多有上千件,大部分是从农户手里收购的,年代最早的要数清代的,比如这个木制钱柜,还有老门框。”陈汉津说,他收藏的民俗物件不值多少钱,但它们的价值不能用价钱衡量。现在,不少村庄建起了文化记忆馆,他相信随着时间积淀,老物件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希望我收藏的民俗物件能走进更大的展馆,得到更好地展示和保护。”

计划将展馆建成“学堂”

更好地传承中华历史文化

除了院落里的民俗物件,在里屋,陈汉津还收藏了大量古钱币。其中,在一块展板前,有一组他精心包装保存的钱币,里面有先秦时期的贝币、战国时期的刀币,还有民国时期的“袁大头”,数量最多的是铜钱,总共近百枚。“这组钱币是我一枚枚精挑细选的,其历史跨越两千余年,每个钱币都代表一个年代,从中可以了解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知识。”陈汉津指着他最喜爱“秦半两”说:“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六国各自的货币制度,统一用黄金与青铜作为铸币材料,并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铸币,将铸币权掌握在了国家手中。秦代的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铸有‘半两’二字,后人称这种钱为‘秦半两’。”

截图20220224081953.png

谈起自己的收藏爱好,陈汉津说,别看现在的藏品里没有邮票,但他的收藏爱好却是从集邮开始的“。上中学时我对集邮十分痴迷,参加工作后,便利用业余时间搞收藏,后来兴趣也从收藏邮票逐渐发展到收藏钱币、毛主席像章等物件。”那时,陈汉津经常骑着摩托车去周边的村子转悠,甚至打着手电去古玩市场“淘宝”,后来更是走出寿光,天南地北地跑。

“收藏老物件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陈汉津说,过去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总感觉记忆不深,很容易忘记,但结合藏品实物再去理解,枯燥的感觉立马消失,变得生动且记忆深刻“。退休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收藏。下一步,我打算把藏品分门别类加以归整,细细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争取将展馆办成学堂,在保存好老物件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从中学习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付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