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 城更安|他们用爱心“扫楼”

binary_middle.jpg

3月25日,一场春雨如约而至。这一天,是沁园小区核酸采样队上岗的第14天。自3月12日开始,由纪台卫生院、古城街道卫生院、化龙卫生院的20名医护人员组建的采样队,负责该小区居民的入户采样工作。

3月25日,在酒店居住的队员们6点半起床,吃完早饭后准备好防护用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出发前,队长王燕在工作群里发布了当天的任务及注意事项,8点准时前往沁园小区。

沁园小区有10栋居民楼,有324户、990人。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核酸采样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队员们分为10组,每组2人,1人负责登记,1人负责采样,每组负责1栋楼。在穿戴好防护服,带上任务清单、采样管、垃圾袋等用品后,队员们依次出发,前往所负责的居民楼。“进入楼道后我们会喊门,请里面的群众戴好口罩,以便安全登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后,我们会提醒他们注意防护,不要串门。”王燕说。

binary_middle (1).jpg

入户采样,是个体力活。沁园小区是个老小区,10栋楼各5层,有4至6个单元,均没有电梯,如果顺利的话,每位队员平均要爬30层楼才能完成一轮采样工作。如果碰到特殊情况,上下楼梯的次数会增多。“身穿厚重的防护服一层层爬楼,加上楼道不通风有些闷,很快浑身就湿透了。”大家开玩笑地将这身装备称为“暴汗减脂服”。前几日气温忽高忽低,有几位队员在室外脱防护服时被冷风一吹,直接冻感冒了。“一想到有居民的信任与支持,有并肩战斗的战友,大家就觉得再苦再累也要坚守。”队员孙凤波说。

为居民采样,更是个精细活。居民徐女士听到队员上楼的脚步声后,迅速打开门。队员赵新云先用随身携带的酒精消毒液为手部消毒,随后拿出棉拭子和采样管,为居民采样。她娴熟地将采完样的棉拭子折进采样管内,待采样管完全封闭,由扫码员程艳华为封闭的采样管及使用过的棉拭子消毒后,再把它们分别放进标本袋和医疗垃圾袋中。

binary_middle (2).jpg

25日雨天,楼道采光更差,这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不便,有时候需要扫几遍码才能扫到完整的居民信息。由于气温低,队员们戴着口罩、面罩,呼出的气使得面罩经常起雾,戴眼镜的队员要看清采样管上的数字信息,显得更加吃力。但大家始终保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完成一个又一个采样工作。完成一天的工作后,队员们有序地脱下身上的防护服,脸上留下的是口罩深深的勒痕。这一天,他们完成了住户加工作人员一千余人的采样工作。

“最前面的1号楼有一位大哥,非常热心,他从窗户看到工作人员换好衣服进入小区后,就立刻在小区群发通知,告诉大家采样人员来了,让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开门。”居民李晖说。

王燕记得第一天来到小区时,因为集结紧急,任务较重,工作时间较长,回到酒店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如今,大家流程越来越熟练,在居民的配合下,采样工作也越来越顺利。

他们不仅是小区奔忙的核酸采样“大白”,还是“政策传声筒”和心理咨询师。沁园小区是个老小区,每栋楼都有几户独居老人,子女、社区人员、志愿者没法进门,而这些老人大部分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加上耳背,社区工作人员很难联系上他们。因此在采样时,队员们会带好纸笔把老人们的困难、需求写下来,出来后交给社区工作人员。

队员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多亏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其中年纪最大的张顺国已经54岁了。队员吕惠敏有两个孩子,他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孩子交给老人,夫妻俩转身就投入到工作中;队员于敏在被抽调执行任务的前两天,她的父亲还在住院治疗,她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交给家人照顾……

居民在核酸采样队的帮助下做过核酸检测,但很少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实容貌。这支小分队,成了居民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队员们的用心付出,被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记在了心里:“为了我们,他们实在是太辛苦,也让我们太感动了!过段时间,我们要给他们送锦旗表示感谢,因为他们配得上,他们担得起!”(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