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颗捆绑手榴弹炸毁一辆美军坦克——“老英雄”李承恩追忆峥嵘岁月

“八一”建军节,一封向英雄致敬的手写信寄到了寿光日报编辑部,也道出了一位老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这位老英雄就是祖籍文家街道南潘曲村的李承恩,现在陕西汉中生活。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李承恩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舍生忘死,英勇战斗,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立下赫赫战功。

binary_middle (2).jpg

来信者杨云洲是一名1955年参军老兵。他在信中表示,李承恩是他姨家的表哥,功绩、荣誉诸多,却为人低调,对于过往从军经历极少向外人提及。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式上,有一个由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阵缓缓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礼宾车上,是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军队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等。李承恩作为陕西省唯一的军队退役英模参加了“致敬”方阵。

binary_middle (3).jpg

“他是在我们这块红色土地上生长的,是寿光人的荣耀,是家乡人的骄傲,让我们学习英雄前辈事迹,努力工作,把家乡寿光建设得更加美好。”杨云洲在信中写道,李承恩的英雄事迹应该让更多人知晓,我们也要向老人学习,为寿光新时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binary_middle (5).jpg

舍生忘死英勇战斗 被朝鲜政府颁授奖章

“父亲今年90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为人十分低调。多年来,他一直告诫我们,是无数人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如今自己有幸见证,已属不易,不敢罔提当年功绩。”通过电话,李承恩的儿子李刚表示,老人现在耳朵有些背,在沟通和表达上不是很顺畅。

对于李承恩的大部分经历,由其子李刚做了转述。

1932年1月,李承恩出生在文家街道南潘曲村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10月,他主动报名参军,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和西南剿匪等。在无数次的激烈战斗中,李承恩舍生忘死,英勇战斗,出色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

“父亲最常提起的是将3颗手榴弹捆绑在一起,奋不顾身冲向敌军坦克的战斗经历,也算是他最难忘的战场一幕。”李刚告诉记者,根据父亲的讲述,1950年11月,正在西南参加剿匪的李承恩所在部队,奉命急调华北地区集结,改番号为志愿军炮兵第六团,换装整训,准备入朝作战。1951年春,李承恩和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打击侵略者,卫国保家乡。7月,抗美援朝进入夏秋季战略防御。

根据命令,李承恩所在炮兵营配属第六十八军二〇四师和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在柏岘岭组织防御。“父亲李承恩所在的炮兵营,部署在柏岘岭高地。”李刚向记者讲述,柏岘岭经过美军飞机狂轰滥炸,已经成为没有树木的秃岭。炮兵营仓促构筑的简陋野战工事,抗击力较差,敌我力量悬殊,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激烈。“数日内,志愿军发扬敢打敢拼精神,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牢牢坚守住阵地。”

1951年9月11日晨,美军出动了多批次的轰炸机群,向志愿军前沿及纵深阵地狂轰滥炸,实施火力突袭;敌方所有轻重火炮,对志愿军阵地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炮火袭击,整个前沿阵地一片火海。连长丁永金果断命令正在实施阻击的李承恩排,将火炮迅速从隐蔽的坑道里推至临时发射阵地,对敌人坦克实施直瞄射击,直至美军进攻受挫溃退。“这次战斗,共击伤击毁敌坦克5辆,消灭美军及南韩军近百名。在激战中,父亲李承恩所在连队有17名战友牺牲和负伤。”李刚表示。

9月12日,不甘心失败的美韩军派出十余架飞机,多批次向志愿军柏岘岭及纵深地区大肆轰炸,又以炮兵、坦克进行炮击。两小时后,美军第二十三团在48辆坦克的配合下,沿文登里公路突袭前行。敌军攻势异常凶猛,战斗到了白热化阶段。“由于地形所限,我们的火炮已经不能进行直瞄开火了。眼看着敌人的坦克轰隆隆地冲过来,在这危急关头,父亲李承恩顾不得多想,便将3颗手榴弹捆绑在一起,奋不顾身冲向敌人最前面的坦克。”李刚告诉记者,当时敌人猛烈的火力向父亲扫射过来,他利用地形灵巧地躲闪着,在战友火力的掩护下,靠近了敌坦克,父亲迅速拉出拉环,将“吱吱响”的手榴弹放进了敌坦克的履带下。在他就地一滚的瞬间,只听轰然一声巨响,敌领头坦克的履带被炸断了,庞然大物顿时成了一堆废铁,卧在狭窄的山道上,堵住了美军前行的路线。

战斗结束后,李承恩所在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他本人荣立一等功,并被朝鲜政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功勋章”一枚。

幸运看到祖国强大 告诫子女永不忘本奉献社会

“父亲是汉中军休所离休干部,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北京天安门前的阅兵式上,作为陕西省唯一的军队退役英模参加了‘致敬’方阵。”李刚骄傲地表示。

通过李刚传来的照片,记者看到,李承恩老人精神矍铄,浑身透着军人铁骨铮铮的精气神。当谈到2019年10月受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李承恩激动地说:“祖国没有忘记我啊!”李刚告诉记者,从接到邀请函那刻起,李承恩就开始为“赴京”做准备。10月1日上午,国庆阅兵式“致敬”方阵礼宾车由驻地饭店门口向天安门前进时,在长安街两侧已经集结了群众游行队伍。一时间,“向老英雄致敬!”“向老英雄学习!”的呼喊声响成一片,父亲李承恩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李承恩被火线提升为排长、连长等职。期间,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两次,三等功六次,为保卫新中国立下了功勋。抗美援朝胜利后,李承恩随部队撤回国内,归建于炮兵第十五师。1959年,李承恩被授予上尉军衔。1976年后,李承恩离开了炮十五师,调任陕西省汉中军分区副司令员。在新的岗位上,李承恩较快地适应了从野战军到地方部队的角色转换,对分管的民兵训练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跑遍了汉中的山山水水,分管工作多次受到陕西省军区的表彰。

1986年8月,李承恩光荣离休。离休后,李承恩从不以功臣自居,为人低调谦和,对子女要求严格。他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热心国防军队建设,积极参加军干所组织的活动,为地方建设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为身边人树立榜样。1988年,李承恩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李承恩是战功赫赫的战斗英雄,但他从来没把自己当英雄,更没把“英雄”二字挂在嘴上,始终以普通一兵的心态对待自己、奉献社会。“我今天取得的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是国家对所有英雄的褒奖。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很幸运能看到了祖国日益强大。”这是李承恩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李刚告诉记者,父亲如今虽年事已高,但对于年轻时参军参战的往事却依然记得十分清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时常告诫子女:永不忘本,奉献社会。“疫情防控期间,父亲依然积极学习上级下发的关于抗击疫情的文件精神,广泛宣传防疫知识,他还反复劝阻外地子女回家,也不准本地子女回家探望,甚至一定时间内谢绝一切亲朋好友来访。”期间,李承恩还为抗击疫情缴纳特殊党费5000元。

“从小到大,父亲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坚强、豁达、独立,无论从事哪一行,都要自强自立、爱岗敬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老一辈的抗战精神代代传承。”李刚表示。(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