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村庄整体改造,群众搬进“花园洋房”;幼儿园、文化广场、卫生室一应俱全,贴心服务近在咫尺;物业费、维修费、有线电视费等全部免费,“幸福食堂”内欢声笑语……放眼望去,位于弥河畔的孙家集街道东马疃村处处充满朝气与生机,村民们的小康生活成色也越来越浓。

东马疃村的美丽嬗变,得益于扎根基层近二十载、视群众如亲人的村党支部书记付金堂和村“两委”孜孜不倦的付出。付金堂是一名退役军人,从部队到家乡,从退役军人到创业老板,再到村文书、村支书,他一直扎根基层,践行着服务群众的铮铮誓言,真抓实干执着创新,带领广大村民奔向幸福生活,写就了一篇篇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退役不褪军人本色

返乡创业共同致富

1982年,19岁的付金堂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成为第二炮兵部队通讯兵。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了5年后,于1987年退役回到家乡。因为专业对口,回乡后,付金堂很快被招录进当时的县邮电局工作,年轻好学、积极上进的他,在工作第一年就被评为邮电局优秀职工。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付金堂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闯劲与斗志,在邮电局工作几年后,不甘拘泥现状的他决定创业。他先是回村承包了一家砖厂,创业之初,付金堂事事亲力亲为,跑市场、找销路,吃饭不规律是常态,睡觉休息也常常成为“奢侈的事情”。就这样,事业一点点有了起色。“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城乡建设日日新,我赶上了好时候!”回想过往,付金堂告诉记者,乘着党的好政策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东风,他还承包过沙场、经营过渔船,生意越做越大。

付金堂自己赚了钱,但没忘记带动村里人共同致富。2000年前后,付金堂回村看到很多本村村民种棚当起了菜农,与村民交谈中了解到,由于菜农大多是“单打独斗”,零销碎卖的销售方式也无法让收益得到保障。“行情好的时候,村里的菜不够卖,行情不好的时候又没人来收,蔬菜价格起伏大,菜农收入不稳定。”此时的付金堂心里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在村里开办蔬菜市场,统一购销,彻底解决村民卖菜难题。说干就干,付金堂很快付诸行动,2004年他带头成立“东马蔬菜购销处”,菜农种出的菜由购销处派专人上门收购,并统一对外销售。如今,付金堂经营的蔬菜购销处每天都能外销蔬菜8万公斤左右,不仅本村村民受益,还带动了周边村村民共同致富。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乡村战场再立新功

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同时,付金堂又多了一重新身份——2004年,东马疃村换届选举,他被推选为村干部,成为东马疃村村文书。面对新的工作,面对群众期待的目光,付金堂没有退缩。上任后,他积极配合村“两委”,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将村内道路硬化;安装净水器,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改造村内生活和生产用电,确保用电安全;修建文化书屋、打造文化广场,完善服务设施……如今的东马疃村,环境更美了,人心更亮了,百姓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2021年,东马疃村村委完成新一轮换届,付金堂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直是村党支部关注的焦点。在东马疃村的村庄改造中,付金堂和村“两委”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节约土地的建设理念,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新村方案最终定为公寓楼房模式。对此,老党员付金明很有感触:“街道和村里将我们作为居家养老的试点村来打造,楼房全部安装电梯,方便又舒适。”

在大力推进村庄建设的同时,付金堂还致力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2021年,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在街道全力支持下,该村投资6.5万元建起了“幸福食堂”,为该村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用餐。食堂内空调、电视、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服务周到。每到饭点,几位老人围坐饭桌前有说有笑,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在付金堂的带领下,东马疃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被表彰为“山东省文明村”,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潍坊市善行义举四德榜先模人物等。从一名退役军人到省级文明村党支部书记,付金堂脱下军装服务群众,从未停止过向村集体献言献策、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脚步。今后,他将继续发挥退役军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再立新功。(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