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丨吕会林:妙手生花 蛋壳雕万物

一个普通的蛋壳,一把尖锐的刻刀在薄且脆的蛋壳上缓缓移动,随着一阵阵轻微的沙沙声,精美绝伦的图案就在蛋壳上显现出来,普通的蛋壳也变成了精致可爱的艺术品。今年28岁的吕会林钻研蛋雕多年,通过影雕、镂空雕、浅浮雕、彩蛋雕等技法,在蛋壳上创造出一方艺术天地。

苦练雕刻技艺

传承非遗文化

吕会林是纪台镇吕家村人,从小喜欢做手工的他,上学时选择了厨师专业。2013年,他如愿成为一名厨师。“厨师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用各种水果和蔬菜,雕刻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工作之中,吕会林苦练果蔬雕花技艺,因此练出了一套精湛的手艺;工作之外,吕会林则把自己的手艺用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我是一名葫芦雕刻爱好者,接触蛋雕之前,我在大吉祥葫芦工作室做葫芦雕刻。”吕会林说,2020年的一天,他在做饭时注意到厨房里的鹅蛋,琢磨着能不能在鹅蛋壳上雕刻图案。随后,他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蛋壳雕刻的视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看着一个个普通的蛋壳上雕刻出繁复的花纹,让本就十分喜爱雕刻的吕会林喜出望外,他觉得自己也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作品。

截图20220906081426.png

吕会林说,蛋雕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那时民间在结婚、祝寿、生子时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慢慢地发展成了如今的蛋雕。看到精致的蛋雕作品后,吕会林联系了潍坊市级非遗项目“潍坊蛋雕”传承人王子敬先生,向他请教了许多蛋雕技艺,并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研习。

一双巧手精雕琢

蛋壳之上展技艺

鸡蛋、鹅蛋、鸵鸟蛋都可以雕刻成艺术品。蛋雕所需工具很简单,一个蛋壳,一把刻刀,就能雕刻世间万物。但蛋雕的制作工序并不简单,勾出形,刻出框,并非容易事。“蛋壳薄又脆,易碎还不好拿捏。”因此,在蛋壳上雕刻的每一笔都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吕会林说:“手一抖蛋壳就碎了,只能前功尽弃重新来,有的作品是在刻坏了十几个的基础上才做成一个。”

截图20220906081435.png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再加上之前掌握的大量果蔬雕刻和葫芦雕刻技艺,在学习蛋雕的路上,吕会林将各种雕刻艺术融会贯通。“蛋雕和葫芦雕刻的手法基本是一样的,都属于阴刻、阳刻浮雕一类,不同之处就是葫芦皮质软一些,而蛋壳属于易碎品且体积小,所以蛋雕更要耐心、细心。”

“蛋雕作品能否完美呈现,前期的选料工作十分关键。”吕会林说,选择的蛋壳外形要匀称,表面要有光泽,颜色最好偏深一些,雕出来的作品会更有层次感;其次是清空蛋体,需要在蛋的底部画一个圈,将蛋壳刻出一个小洞,打好洞后,利用注射器把蛋液清除;最后是清洗蛋壳,要避免蛋液、痕渍留在蛋壳上,否则时间长了蛋壳会发霉。

创作精美作品

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经过几年的辛勤磨炼,吕会林的蛋壳雕刻技艺逐渐娴熟,能在鸡蛋、鹅蛋、鸵鸟蛋、鸸鹋蛋的蛋壳上雕刻,并综合运用阴刻、阳刻、浮雕、镂空等多种手法,创作出了很多精美作品。其中,《十二生肖》《福禄寿喜财》等蛋壳雕刻作品获得省市乃至全国级别的相关奖项。他还将部分作品镶嵌进了灯饰,当光线从镂空的蛋壳内折射出来,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截图20220906081445.png

创作过程中,吕会林还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并结合相关题材进行创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吕会林创作了《不忘初心跟党走》。说起创作初衷,吕会林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走过了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作为蛋雕手艺人,怀着对党的敬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我特意创作了这件作品,表达对党的感恩之心和崇敬之情。”该作品以鸸鹋蛋为创作载体,依托鸸鹋蛋的天然色彩,通过巧妙的构图设计和寓意表达,再现党的光辉历程;在蛋壳上通过雕刻天安门、华表、牡丹花等图案设计,展现出党的耀目光辉,同时也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家园的美好寓意。

在创作之余,吕会林还非常重视蛋雕这项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蛋雕技艺,他经常在网上分享蛋雕技艺视频,收获了很多粉丝。对于将来的事业,吕会林的规划也十分清晰:“我做雕刻是因为热爱,这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我将继续提高自身技艺,创作出更多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喜欢这门技艺,并将它传承下去。”(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