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听“老”人说“新”变化丨从“汗水农业”迈向“智慧农业”的种粮路

编者按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行各业的时代演变,涉及农业、工业、手工业、服务业等方方面面,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寿光日报开设《听“老”人说“新”变化》栏目,通过百姓视角“说说”生活的变迁、“晒晒”环境的改善、“拍拍”时代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寿光各行各业的发展,记录你我身上或者身边的故事,分享日常衣食住行的点滴。

如果你身边有相应的人物或故事,欢迎联系栏目记者,邮箱:sgrbzxf@163.com,电话:15053657770。

binary_middle.jpg

人物档案

被采访人:国钦芳

年龄:69岁

职业:种粮户

“我从1979年开始种田,至今已有43年。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我亲身经历了时代发展带来的种粮模式变化。”侯镇斜庙子村69岁的国钦芳谈起“种粮经”打开了话匣子,从肩挑背扛到机械耕种,从手耕刀割忙碌一年“累折腰”打下辛苦的“汗水粮”,到春种秋收全程机械化、有效劳动时间不足两个月,从过去“靠天吃饭”到如今的“知天而作”,同样的“土里刨食”,却因现代农业科技化、智能化的发展,让黄土地有了更丰盛的色彩、更高质的收获。

从养牛耕田到农业机械化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规模:全家动员种着1.32亩粮田

1979年,国钦芳嫁到了斜庙子村,自此开始了种地养家的生活,家里种着4口人的1.32亩粮田,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种植模式也是靠人力。

“那时候化肥少,种地基本靠农家肥,我们将家里攒了半年的农家肥拉到地里,然后撒匀,接着便是用牛犁地,没有牛的人家全靠人力拉,一些犁不到的边边角角,需要人工进行翻松和整平。然后便用牛拉上耙进行平地,平上两三遍后再把土地平松平细。”国钦芳说,地耕好后就是播种,在农村也叫“耩地”,这时候就要由牛拉着一种叫“耧”的播种农具,后面有人把扶,边走边摇,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同时完成。“这时,作为后面扶耧的摇耧手,必须是家里的‘老把式’,因为开沟深浅、下种技术要求比较高。为了利于麦子发芽,在摇耧人的身后,还要有一人拉砘子。砘子是石头做成的,重量自不必说,想要拉起来还要顺着耧走过的痕迹碾压,更是需要技术。”

“过去,为了能种好地,很多家庭会养牛、骡子等牲口,这样就可以减轻人工劳动量。农忙时,邻里之间还会互相帮忙。”国钦芳说,如今,从耕地到播种,各种机器全派上了用场,那种前面拉、后面扶的播种场景几乎见不到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收割拖拉机,也没有现在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家伙儿都是用镰刀手工割麦子。在炎炎夏日,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头顶烈日,冒着酷暑一镰一镰地收割小麦。国钦芳说,割完麦子,还得用架子车一车车拉到麦场。挑个晴朗的天气,用铁叉摊开,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拉着石碌碡碾场。碾过第一遍后,要用铁叉把整场的麦子翻过来再碾一遍才能起场,“被碾过的麦秸软绵绵的,孩子们很喜欢在上面玩儿。”

种粮方式的变化只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国钦芳回忆,这样的碾场方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慢慢消失,等有了手扶拖拉机和四轮拖拉机,他们的劳动量减少了许多。而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农具逐渐被农业机械取代,土地在现代化机器的轰鸣声中很快变得平整,劳作的种粮户也不用那么辛苦地种地。

传统农业“撞上”现代科技

时间:2013年至今

规模:三人“玩转”644亩农场

国钦芳是一位老党员,日常生活中,她一直很关注国家农业新政策。2008年,她在学习上级政策时,第一次看到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被提出,便萌生了申办家庭农场的想法。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家庭农场,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流转,一家人便下定决心开办家庭农场。

“我们仔细研究了《山东省家庭农场登记试行办法》,通过寿光市农业农村局派驻斜庙村驻村第一书记协调对接,办理了相关手续,终于在2013年7月15日正式拿到了寿光市第一家家庭农场——‘寿光市海滨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国钦芳说,家庭农场成立后,他们积极响应家庭农场相关政策,不断改变经营模式,流转周边4个村的644亩土地,用于种植小麦、玉米。现在,家庭农场内基本是机械化生产,不仅配齐了各种农机具,还采用无人机进行消杀等作业,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从2013年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种植后,农作物病虫害明显减少,生产的小麦和玉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亩均产量也大幅提高。”国钦芳表示,如今,在田间地头,耕地机耕地、播种机播种、收割机收获……传统农业“撞上”现代科技,不仅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也让农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享受越来越美好的幸福生活。

随着农业种植机械化、智能化的普及,年近七旬的国钦芳夫妇开始担心跟不上新时代的农业发展步伐。未雨绸缪,老两口劝说儿子辞职回家接手家庭农场,让儿子当起了新时代的职业农民。现在,三人联手经营着家庭农场,小麦亩产量可达525公斤,玉米亩产量可达650公斤,每年能实现约170万元产值。国钦芳表示,家庭农场既要传承好传统精细农艺,坚持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绿色种植理念,又要持续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利用好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逐步推动传统农场向智慧型农场转型升级,最大限度节省人力,实现农作物生产的高质高量。(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