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记者走进小清河入海口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只见树影摇曳、水鸟啁啾,河道两侧绿化水平和生态功能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寿光市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构建保护体系,植被日益丰富,鸟类数量逐年增多,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位于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的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巨淀湖湿地公园,鸟类成群结队,嬉戏觅食,为公园增添了一抹灵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正对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做观察记录。“我市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引来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这里‘安家’。这些鸟类不仅丰富了我市湿地鸟类‘朋友圈’,也成为我市湿地环境逐渐向好的有力证明。”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记者在位于营里镇老河口的潍坊市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滩涂开阔,曾经的盐田和池塘围堰已被清除,多台大型机械挥臂作业。该生态修复项目于今年3月份正式动工,包括退围还滩和海堤生态化改造工程、牡蛎礁体制作及投放工程、互花米草清除工程和牡蛎礁底栖生物修复工程四部分。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优化沿海防潮堤的防潮功能,显著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工程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条景观大道,市民能够近距离接触大海,改变寿光“临海不见海”的现状。
守护生态家底,共建绿色家园,探索湿地保护与修复,寿光从未停歇。据了解,寿光市把湿地等资源保护发展纳入《寿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寿光市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寿光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0-2025年),实施小清河入海口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及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探索开展了丹河、桂河等全河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同时,我市建立完善了市、镇、村三级湿地保护管理机制,明确湿地保护责任,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提高湿地绿化覆盖率和物种保护能力,切实为“绿美寿光”建设减碳增绿。
“目前,寿光市湿地总面积达到26315.98公顷,湿地资源占寿光市国土面积13.17%,湿地保护率超过70%。”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湿地保护立法,主动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让生态效益切实转化为寿光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