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情暖寿光|身残志坚 苗绘精彩人生

在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有这样一位村民,他是一名残疾人,却以超越常人的毅力,自强自立,创建农业科技公司、创办家庭农场,走出了一条让人敬佩的致富之路,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他就是王连民。

QQ截图20230601092648.png

身残志更坚

挺起脊梁开启创业路

起脊梁开启创业路日前,记者走进连民家庭农场育苗基地时,翠绿的黄瓜苗株壮苗肥,长势喜人,10多位村民正在做着各项管护工作。一旁,基地负责人王连民在讲解黄瓜育苗培育和管护注意事项。

王连民今年45岁,中学毕业后曾在家从事大棚种植,因为头脑灵活,学习技术快,他种的蔬菜产量、品质一直不错。2000年,他应邀到新疆对当地种植户进行大棚技术指导,两年间,给当地大棚种植户带来了良好收益。

就在王连民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意外却降临了。2003年,他因一场意外造成肢体残疾。“出事后,我消沉过一段时间,好在寿光市残联、孙家集街道和村干部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关爱,那几年,我在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几年后,王连民渐渐接受了身体受伤的现实,一直要强的他也开始思考着创业“。虽然身体行动不太方便,但我不能光靠政府扶持,还得主动干点事情。别人能干的,我相信自己也能干成。”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邀请王连民一起成立农业公司——做蔬菜育苗行业。因为一直对农业种植技术有研究,加之勤奋好学、经常跟村里的育苗及专业人士请教,“胸有成竹”的他想都没想就果断应下“。当时真的是太希望干一番事业了,所以对于即将遇到的挫折和风险,根本没有考虑太多。记得有一年下大雪,育苗基地正是出苗期,但因为天冷等原因,苗子没有按时长出来,几乎都烂掉了,一次就损失了2万多株苗,价值1万余元。”虽然栽了跟头,但王连民没有放弃,而是越挫越勇,“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不能逃避失败,只要从失败中学习经验,就能避免栽同样的跟头。”

成立家庭农场

诚信经营生意红火

2013年,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王连民成立了家庭农场。起初,王连民遇到的困难也不少。幸运的是,从一开始的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的建立,他都得到了寿光市残联和孙家集街道的大力支持,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迎刃而解。

多年来,王连民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亲自育苗栽培,在他的细心培育管护下,家庭农场的经营渐渐走上了正轨,如今年育苗能力达到1300万株。

经营过程中,王连民特别重视“诚信”二字“。从成立公司到成立家庭农场,我都一直要求自己,对待客户要讲诚信。承诺给客户的货,要保质保量地按时送达,哪怕自己吃亏,也决不能让客户受损失。”有一年,他承诺给客户的苗子数量出现差额,眼看着交苗日期即将来临,他二话没说,立即联系同行预订了部分苗子,对方也爽快地答应了。令他措手不及的是,第二天一早开车到苗场拉苗子时,却被告知订好的苗子已经卖掉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客户等待,王连民又马上联系其他同行,高价购买了同质量的苗子。

因为为人实在,诚信经营,王连民的生意越来越好,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一家人不仅搬进了楼房,购买了汽车,还早早地为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在市区购置了楼房和汽车。

多年来,在经营家庭农场的过程中,王连民一直积极为周边的残疾人家庭提供帮助。除给予优惠价格提供蔬菜种苗外,还积极吸纳周围群众一起发展育苗行业,就近雇用周边群众帮忙干活,给群众提供务工增收的机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连民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2020年度寿光市示范家庭农场”“2022年度市级绿色示范家庭农场”。现在的王连民,每天在育苗场忙个不停。“我有一批价值300万元的订单即将发到云南客户手中,这一阵儿一刻也不能放松。”王连民说道。

“‘当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一直相信这句话。我想告诉其他残疾人朋友,虽然我们的身体有缺陷,但只要不屈服于命运、不困囿于失败,努力拼搏,一样能闯出一片天。”王连民说。(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