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村民刘玉德自建乡村记忆馆

寿光融媒讯(记者袁萍)一座民俗馆,承载几多乡愁。今年38岁的田柳镇邢姚二村村民刘玉德爱好收藏,每月的工资在留下基本生活费后,大部分用于收藏方面的开销。经过多年积累,他把自家房屋改建成了“乡村记忆馆”,摆放着锄、犁、耙等农具,陈列着老茶壶、老钟表、织布机等传统生活用具,老物件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生活轨迹,唤起了大家的浓浓乡愁。

QQ截图20231129084452.png

如今,乡村记忆馆免费对外开放,刘玉德免费讲解,吸引了众多村民及研学团队前去参观学习。

稀罕“老物件”,个人藏品千余件

走进刘玉德的家,门口“寿光市玉德乡村记忆博物馆”的牌匾彰显着与周围院落的不同。推门进入,各类“宝贝”分类摆放:从上世纪的黑白电视机、农耕用的犁耙镰刀、会计使用的算盘、放电影的放映机、影片,到寻常人家的咸菜缸、孩子学步的挪步车……衣食住行等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镌刻着岁月印记、蕴含着人生情感的老物件,记录着乡村岁月流转的变化,也承载着珍贵的时代记忆。

刘玉德是土生土长的田柳人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爱好收藏的他总想着把家乡特有的文化留存下来。正巧有个朋友做收藏生意,在对方的引领下,刘玉德慢慢走上收藏之路。

“这是煤油灯,以前家里没有电,就靠它来看书、写字;这是电影放映机,在电视、电脑还是稀罕物的那个年代,这是非常高大上的娱乐方式;这是纺车,之前一家人的衣服、被褥用的布料都是靠它一点点纺织出来的……”用心介绍着一件件藏品,刘玉德满脸自豪。

刘玉德的藏品有个特点,都是反映家乡风土人情的,特别是体现农耕文化、生活印记的居多。“我小时候,春拖犁耙、夏挥锄头、秋舞镰刀、冬抡铁锹,这是农民在一年四季里的缩影。而如今,很多‘农三代’都不认识农具了。所以,我的藏品中农具占了很大一部分。”刘玉德介绍,亲戚朋友知道他热衷收藏,发现好的藏品时都会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他再去现场“淘宝”。

几十年的奔波,换来的是越来越丰富的藏品,刘玉德把它们一一擦拭后摆在了家里。“现在有一千多件藏品了!”对这些“宝贝”,刘玉德一直秉承着“只收不藏”的原则,若有人喜欢,随便到家里赏玩。

自建乡村记忆馆,打捞历史记忆

刘玉德为人热情,热心公益,是弥水公益组织的一名志愿者。随着藏品的逐渐增多,他干脆把自家院落与偏房收拾出来,购买了展示柜,自建了“寿光市玉德乡村记忆博物馆”,供人免费参观“。这些都是历史记忆,能让更多人了解、传承农耕文化,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他说。

充满怀旧气息的木车轱辘、木瓢、收音机、煤油灯;富有年代感的书籍、字画、影像资料;百姓常用的碗、坛、罐、壶等民窑瓷器……刘玉德的乡村记忆馆集农耕、民俗、器具于一体,用一件件带着农村记忆的老物件、一件件不同时期的农耕器具,复原并传承了祖辈们“一手掌犁,一手挥鞭赶牛”的劳动记忆。

“感觉像回到了过去一样,这里展示的犁耙、石磨、独轮车等,我们这代人印象都很深。”“很多东西平日很少见了,来这里看看,满满的回忆。”“通过这些物件,我‘看’到了老一辈们的生活场景。”……采访中,正碰上一个来此研学游的团队,面对馆内众多“老物件”,家长、孩子们纷纷点赞。

“通过建设乡村记忆馆,我们也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老物件背后的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都应当传承下去。”刘玉德表示,建乡村记忆馆的初衷就是想挖掘乡土文化,唤醒村民的乡村记忆,将传统文化习俗保留下来、传承下去。让他感动的是,民俗馆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乡邻、亲朋好友的支持,有些人甚至无偿捐赠“老物件”,只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如今,刘玉德的乡村记忆馆成为许多周边村民茶余饭后“逛一逛”的休闲之处,成为学生下课后“看一看”的生动课本,成为老人忆往昔“说一说”的文化传播课堂。刘玉德表示,乡村记忆馆就像乡土文化的守望者,记录着奋斗、见证着发展、连接着未来,给村民们以源源不断的力量与希望。未来,他将继续丰富藏品,把记忆馆做精做细,让更多人来此回味乡愁、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