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攻坚 实干担当 加快海洋渔业 高质量发展

2020年,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加快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中心:创新渔业安全规范化管理,维持良好渔业安全生产态势。一是做好渔业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加大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小清河复航工程,争取将羊口中心渔港东迁纳入省市共建项目;建立健全渔船渔民安全新型基层管理组织,大力开展渔业互助合作,强化编队生产,提升渔业安全生产自救互救能力。二是投资1000万元,为616艘渔船配装视频监控、救生衣、水面救生机器人等设备,提升渔船安全装备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渔民生产技能。培训渔业普通船员400人,协助上级单位在我市举办职业船员培训班。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充实一线执法人员力量,强化法律法规和执法实务培训;加快执法设备更新换代,提高执法管理水平。五是强化执法检查,维护渔业安全生产秩序。扎实做好伏季休渔,“中国渔政亮剑2020”“清网”“三无”渔船整治攻坚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涉外渔船管控,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六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管理,开展好海洋渔业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大渔业保险覆盖面,确保渔船、渔民参保率达到两个100%。

两个关键:一是全力做好“双招双引”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涉海领域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应;全员参与,多渠道招商,形成“个个讲招商,人人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做好现代海洋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强化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海洋人才培育;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壮大现代海洋产业。

三个重点:一是坚决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展渔港环境整治,推进渔港港区污染防治设施配备,提升渔港污染防治管理水平;制定出台渔业养殖污染防控工作方案,新上养殖尾水循环利用设备,提高渔业养殖尾水处理能力;压减渔船功率1720千瓦,完成近海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比2017年压减10%以上的任务。二是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新建高标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2万平方米,提高我市养殖业健康发展水平;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加快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提高渔业养殖科技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和新技术转化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共建1处产学研基地。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实施总投资7281万元的老河口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二期)和老河入海口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对3.3公里沿海防潮堤进行拓宽加固,修复滨海湿地166公顷;监督实施总投资1.18亿元的羊口生态湿地修复项目,修复滨海生态湿地816公顷,进一步改善小清河口生态环境;投资300万元,放流三疣梭子蟹、牙鲆、中国对虾等品种3000万只(尾);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预报减灾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海洋灾害应急服务水平。

寿光日报记者 刘振华 通讯员 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