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朱玲是蒲公英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多年来,热心的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资助贫困学生上学,鼓励他们乐观向上、好好学习;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用爱心温暖别人。她说,“每一名志愿者都是社会公益的传播者,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关爱弱者,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能收获快乐。”
爱公益乐助人,帮多个家庭走出困境
10年前,朱玲还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常年在外奔波。虽然工作劳累,但间隙里,朱玲总会通过报纸留意困难家庭或者贫困学生的信息,遇到需要帮助的家庭或者孩子,她都会积极捐款捐物,伸手帮一把。
除了帮助寿光当地的困难家庭,朱玲还把爱心送到了遥远的四川。2010年的一天,朱玲外出跑车过程中,了解到四川省有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家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去两个孩子家中看望后,朱玲十分心疼两个孩子的处境,此后,朱玲每个月都从收入中拿出2000元,资助两名孩子,直到两个孩子读大学。
“加入蒲公英公益组织前,我都是和家人自己做着各种公益,如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捐钱捐物。后来,接触了蒲公英公益后,我便萌生了加入公益组织,跟着组织做公益的念头。”加入蒲公英之后的朱玲,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团队各种公益项目的开展中。“温暖365”“蓝丝带1对1”“困境妈妈”等多个公益项目中,都倾注了朱玲的心血。2019年底,在一次走访中,朱玲得知我市有一个困难家庭丈夫腿部残疾、劳动力有限,妻子患了尿毒症,家中还有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生活十分困难。朱玲主动联系帮助了这个家庭,不仅帮他们对接申请了助残基金,还经常带着生活用品和玩具去看望这对夫妻和孩子,鼓励他们坚强面对生活。
扶贫、防疫冲一线,公益路上“不停歇”
有一次,朱玲在跟随公益团队去看望困难家庭的过程中,了解到程北上口村的扶贫产业项目“扶贫豆瓣”需要打开销路。朱玲立即号召团队成员和周围的亲戚朋友一起加入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销售扶贫豆瓣。
几个月的时间里,朱玲和蒲公英的其他队员一起,用自己的私家车载着豆瓣四处找亲戚、托朋友,并借助网络推销,渐渐为扶贫豆瓣打开了销路。短短几个月,销售豆瓣3000余斤,为村民们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每次来村里收豆瓣,朱玲都是自己操作豆瓣机,冬天里,手被豆瓣机里的凉水冻得通红,她也毫不在意。”程北上口村一名工作人员说。
2020年初,朱玲加入了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小组,每天坚守在社区,做好来往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蒲公英公益团队组织疫情防控铁军突击队后,朱玲第一时间报名。根据上级和团队安排,她背着弥雾机,为我市的多个农村、社区、农贸市场、小区还有部分公共场所做了覆盖式消杀防疫。在防疫过程中,她除了积极参与卫生消杀外,还主动承担了队员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如做好消杀用品准备,及时督导消杀过程,确保了消杀工作安全到位。
为了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技能,朱玲还自学了志愿服务专业知识,考取了调查评估师,在接受上级安排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三方调查评估、美丽家庭第三方调查评估活动中,一丝不苟,不辞辛劳,逐户进行评估,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每当看到我所帮助和服务过的人对我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我更坚信当初选择公益事业是正确的。”保持一颗阳光的心,积小善成大爱,朱玲一直用行动在践行着这句话。她说,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寒冬中送去真挚的温暖,在酷暑下撑起一把遮阴的雨伞,是她觉得最快乐的事,也是她在公益路上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寿光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