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以企业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积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培育,促进供需对接,赋能智能制造,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步伐。
山东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研发、生产的新材料企业,公司生产的莱赛尔纤维,不仅性能优良,而且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最终产品均实现绿色环保。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霞告诉记者。莱赛尔纤维生产线自2015年投料成功实现生产后,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但是受限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产能一直跟不上,从2017年开始,该公司开始实施智能制造。
“智能化数字生产线建设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实现产业突破的关键之一。”山东金英利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威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实现了工程设计数字化、生产装备自动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27.2%,降低产品不良率41.7%,提高能源利用率20.3%,降低运营成本21.9%。“我们自主开发全线集成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形成了可复制的、能在行业推广应用的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智能制造新模式,引领化纤行业转型升级。”
推进企业不断实现智能化,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我市各企业制定了多项先进制造发展战略与规划,用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前期,省工信厅公布了2020年度山东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我市金英利新材料、康跃科技两家企业榜上有名,这是我市首次有企业获此殊荣,标志着我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培育工作实现零突破。此外,我市还拥有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15个,智能制造梯次渐进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为破解新常态下资源要素及环境容量瓶颈制约,我市以智能化改造为抓手,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并在全省县级市率先设立智能制造专项服务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智能制造诊断服务。我市还引导成立了智能制造服务商联盟、信息化服务商联盟,通过定期征集企业技改需求并开展上门服务,累计为150多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出具个性化诊断“处方”320余项,推动企业实施技改事项200多项。全方位的引导和服务让我市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不断加快。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用这把金钥匙为我市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不断驱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动态匹配,增加产出、减少消耗,努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寿光样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寿光日报记者 单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