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春天,与幸福相连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扬帆奋进正当时。乡村田野上,希望撒播,如诗如画,农业春耕备耕正掀高潮;蔬菜大棚里,葱茏满目,果蔬味浓,丰收的喜悦挂满脸庞;企业厂房内,机声隆隆,马力全开,生产作业有条不紊。即日起,本报开设《奋斗在春天里》专栏,与您一同关注奋斗、奋进在春天里的菜乡大地!

种过大棚,当过打工仔,说起过去的日子,49岁的李金华直言“不容易”。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润泽下,她和丈夫充分利用寿光蔬菜产业优势,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凭着吃苦耐劳的干劲,坚持不懈的拼搏,诚实守信的经营,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红火。

脚踏实地去打拼,幸福生活靠奋斗

凌晨三点,手机闹铃响了起来,家住西城首府小区的李金华和丈夫迅速起床,简单洗漱后,下楼开车,直奔西关农贸市场。一年365天,除去春节期间能休息三五天外,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这些都是前一天下午去菜农大棚里拉的,新鲜着呢!”李金华家的大货车里,2000多公斤新鲜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像待嫁的姑娘,等待着货主的“迎娶”。

十分钟后,夫妻俩来到西关农贸市场,这里早已人声鼎沸。大家分工合作,丈夫和一名工人主外,按照客户预订的蔬菜品种、数量等,一一送到早已在市场外等候的客户车上;李金华则和另一名工人在市场内忙活,那里也有部分客户等着提货。

“赶紧回家补觉,下午还得去地头收菜。”从凌晨三点,一直忙活到上午八点左右,一车的蔬菜基本发完。拖着疲惫的身子,夫妻俩开车往家赶。

“做了十多年了,都是老主户,必须保证质量,客户提前一天预订,我按需进货,定时发货,省时省力。”李金华从2006年开始涉足蔬菜批发行业,凭着诚信经营,已积累了众多老客户,无论是供应超市还是学校、企业,每发走一批蔬菜,都附带一份蔬菜质量检测报告。“市场内有蔬菜质量检测室,很方便!”说起这几年在市场打拼的感受,李金华表示,最直观的就是环境好了,服务质量高了,现在的批发市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在这里工作,舒心又放心。

下午1点,新一轮打拼开始。夫妻俩开车直奔洛城街道高家庄村,600公斤平菇迅速装车;之后,两人来到附近的尹家村,装上300公斤小黄瓜;马不停蹄,夫妻俩又赶赴田柳镇薛家村、东头村……一路上,夫妻俩既是司机又是搬运工,为幸福奔波在路上。“最近,儿子也从外地回到寿光,不时过来帮忙,我也轻松了不少。”说着话,李金华满脸笑意。

只有吃得生活苦,方能乐享幸福甜

“做蔬菜批发确实辛苦,但相比之前,现在的日子好多了。”李金华坦言,刚涉足这一行业时,又苦又累,夫妻俩一人骑一辆摩托三轮到田间地头收菜,寿光各镇街区、青州、东营等地都留下了两人辛劳的身影。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暑难耐。但是,无论多苦多累,两人都是笑对生活,一家人齐心协力,向着美好生活奋进。

吃得生活苦,方享幸福甜。在夫妻俩的辛苦打拼下,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滋润,春节前,49岁的李金华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奶奶。如今,孙子已四个月大,加上儿子儿媳孝顺,一大家子和睦幸福。

在辛苦工作的同时,李金华还利用空余时间当志愿者,做公益、传温暖,生活充实而又快乐。李金华和丈夫都是弥水公益的志愿者,只要团队有活动,夫妻俩都是随叫随到。做文明交通劝导员、到福利中心关爱孤寡老人、进社区清理卫生等,通过一次次公益活动,夫妻俩用行动传递着爱心,传播着社会正能量。

“人活着就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别人行的我为什么不行?看寿光卖菜的大妈挑战钢管舞!”在“抖音”个人简介里,李金华写下这样一段话,自此,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工作之余,她会利用晚上时间学习钢管舞、吊环舞。40多岁的年纪挑战这一运动,很多人不理解,不少亲朋好友劝她“别瞎折腾”,可她依然坚持。一年半的坚持后,她的舞蹈动作让周围人刮目相看,她还把自己的表演发到“抖音”,吸引了众多网友留言点赞。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年龄无关,生活要有激情,要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春节前夕,李金华又在“抖音”发表作品,记录一年来的生活点滴,向着新的目标奋进。她坚信,勤劳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生活,不论年龄、不论出身,都要努力奋斗,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李金华说,每天在市场忙完后,回到家看到可爱的孙子,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新春新气象,新年新发展,为了一家人的幸福,李金华夫妇又踏上了勤劳奋斗之路!

(寿光日报记者 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