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
精益求精 科研学术硕果丰
刘杰一直从事作物耐盐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科研方向,与家乡寿光有着直接关系。寿光的农业产业现代化之路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她希望能尽自己所学,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专攻作物如何适应盐渍化较严重的寿北地区土壤及具有次生盐渍化现象的设施蔬菜栽培土壤。为了这一目标,她婉拒了中国科学院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伸来的橄榄枝,回到家乡后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科研与教学兼顾。
从此,不分假期,不计寒暑,只要有时间,刘杰就待在实验室做实验或到温室大棚、田间地头收集数据。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教学与科研水平,2015年,刘杰在兼顾学校工作的同时,申请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相关科研工作,开始了北京、寿光两地奔波的日子。
科研与工作兼顾,甘苦自知。很多实验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尤其是对于植物整个生长周期中一些性状的研究,其时间要延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2017年,她在植物所做的一个实验是研究植物在逆境中的“记忆”现象,需要记录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再到开枝散叶、孕育子代每个过程的详细情况,可就在实验最关键的时候,她接到通知,需要回寿光处理一些工作事务。虽万般不舍,也只能把实验材料临时托付他人,等她忙完工作回到植物所时,由于实验材料未被妥善照料,全部不能继续实验,半年的付出前功尽弃,只得从头再来。
类似情况,不止一次。
2020年,刘杰与东北师范大学高翔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某一种植物的抗逆性,从摸索如何提高这一植物的萌发率到移植入花盆,再到校内基地大棚中培养,刘杰与学生们一起,像呵护孩子一样细心照顾着。
“我出差一周,大家务必照顾好实验材料。”走前,刘杰跟学生们细心交代,不想出差那几天,正赶上寿光大降温,校内基地大棚因是钢架大棚,保温性较差,导致200多盆实验材料几乎全部受到严重冻害。出差回来的刘杰第一时间到大棚观察实验材料情况,之后立刻购买了棚膜等保温材料,自己动手在钢架大棚内又搭建了简易拱棚给实验材料保温,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受到冻害的实验材料终于冒出了新芽。
“科研是精细活也是苦差事,对我而言,更大的乐趣是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刘杰这样认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市厅级课题3项;潍坊科技学院校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两项成果分别获潍坊市第十届、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一项项科研成果,是对刘杰多年来辛苦与执着的最好诠释与证明。
为人师
潜心耕耘 桃李满园吐芳华
刘杰深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双引擎,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要始终保持极大的热忱和充沛的精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中,刘杰注重创新,因材施教,她的课程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她把“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现代教育新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积极探索线上课堂与传统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上刘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是学生对刘杰授课的最真实评价,刘杰的课也成为学院众多青年教师的示范课。
“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追梦,并赋予他们实现梦想的能力。”刘杰注重学用结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乐趣。同时,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刘杰会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她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精心指导,为多名学生申请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做课题研究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很是难得,而从寿光到北京多次往返的食宿、交通等花费,刘杰都是自掏腰包承担。
待生如友,爱生如子。在同学们眼里,刘杰是老师,也是朋友。“教育学生,不光是学术方面,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刘杰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敬业奉献,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树立了做人、求学的榜样。
抓管理
不忘初心 精诚协作同追梦
除了教学、做科研,刘杰还身兼数职,如潍坊科技学院通识学院院长、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她认为,团队领导者要为每一名成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个人发展的空间,只有每一名成员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个团队才会真正取得成功。
工作中,刘杰凡事亲力亲为,做好表率。疫情防控初期,她第一时间加入到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队,到一线企业进行卫生消杀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结束一线帮靠后,她又迅速投入到线上教学工作中,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从2017年开始,刘杰工作上的事务越来越多,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白天没有时间,她的科研就放在晚上、凌晨完成。一张张往返北京的火车票,见证了她这些年的忙碌和奔波。
“之前我的科研多是基础性研究,下一步会更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落地,提高咱寿光本地农产品的性能,为寿光现代农业发展尽一份力。”刘杰表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时间、精力上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既然选择了,就要全身心投入,“虽然苦累,但乐在其中。”
刚柔并济,静水流深;开拓创新,辛勤耕耘。刘杰用她悉心恳切的谆谆教诲、严谨勤勉的治学品格、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他人,谱写出一曲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寿光日报记者 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