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学方便了很多,将车停在路边,孩子自己下车,进入口袋公园,在老师、交警、志愿者、学校安保人员的护送下,自己到班级上课。以前10多分钟的事情,现在不到1分钟就能完成,我上班也不那么赶时间了。”张先生的孩子在世纪学校上四年级,他告诉记者,这些变化得益于学校北门两侧的口袋公园改造带来的便利。世纪学校北门正对建新街,周边有鸿基花园、美林花园、美林御苑等小区,每逢上下学,这里的人流、车流量非常大,非常容易造成拥堵。为缓解这一问题,今年,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按民所需,将世纪学校北门的绿化带改造成了口袋公园,这样既解决了此路段上下学高峰期交通过度拥堵的问题,又最大限度满足了市民群众的活动需要,提升了城市颜值。
其实,这仅仅是寿光园林建设集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寿光园林建设集团聚焦民生关注办实事,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坚持“问效于民”优化服务,主动回应民生关切,既不简单化,也不降低要求,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公园建在家门口
群众生活乐悠悠
“以前带着孙子逛公园必须要‘出远门’,散步只能在马路边走走,来往车辆多,十分不安全,现在家门口建成了‘口袋’公园,我们每天都可以到这里散步游玩,非常惬意。”家住鸿基花园的李女士对世纪学校北门的口袋公园非常满意。
据悉,世纪学校北门两侧的口袋公园是在3月16日组织施工的,4月6日便基本完工,4月12日已完全开放使用。
“此次改造在保留高大乔木的基础上,对林下绿地进行铺装,增加林下活动空间,增设了座凳、垃圾桶、木质廊架等便民服务设施。”寿光园林建设集团仓圣养管中心副主任夏伟告诉记者,这次改造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通过更新植物设计、升级休憩设施、升级铺装材质等方式,营造出丰富的活动空间,打造满足市民活动需求的场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非常时尚的口袋公园。而且,在建设期间,寿光园林建设集团还从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将可能产生噪音的作业任务移到周末学生离校时间进行;进场木料和砂石料则利用凌晨时间运抵施工场地,全封闭施工杜绝噪音和扬尘。
“全封闭施工操作面变小,施工难度比较大,但为了不影响周边市民和学校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我们必须要这样调整。”寿光园林建设集团仓圣养管中心主任赵凤军表示,施工期间,围挡全部搭建在人行道以内,即使施工期间也没有影响周边群众的出行。
公园对于市民来说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不仅是风景,也是城市良好生态环境的体现。而今,走在寿光街头,无论是繁华街道,还是背街小巷,游园随处可见,目前,寿光市已建成各类公园、游园百余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19%,绿地率达到38.25%。今年,寿光市还将再建设口袋公园14个,真正构建起公园、绿地5—10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品质和城市管理上的大跨越。
绿化共建共享共管
将园林融入百姓生活
“上午反映了树木遮挡红绿灯的问题,下午就收到电话反馈修剪完成了,这办事效率真得非常迅速。”近日,市民董燕对寿光园林建设集团的工作效率竖起了大拇指。
与董燕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经常在仓圣公园健身的于洪伟。“早上跑步结束,做完拉伸活动,我和同伴会在附近坐下休息一会。以前座凳上有些浮尘,虽不至于弄脏衣服,但心理上有些接受不了。现在,有专人负责擦拭,打扫得干净卫生,啥时候坐下去,凳子都是干净的。”
据悉,市民普遍反映的这些变化,是寿光园林建设集团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出的硕果。
“集团在绿地显眼位置,设置了‘转作风提效能促工作’绿地监督岗,上面都清晰地标注了所处绿地责任单位、绿化工作范围、绿化管理队长电话。在公园、人民广场等各个公厕内悬挂了相关责任人电话,这些都是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问题反映渠道,及时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作出妥善解决。”寿光园林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举,架起了集团与群众直接沟通的桥梁,使市民的意见能快速切入到园林绿化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绿化养管水平。(寿光日报记者 王萍 通讯员 李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