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淀湖“聚变”

水清柳绿,蝉鸣四起,举目皆盛景。作为潍坊最大的天然湿地、寿光唯一的天然湖泊,巨淀湖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特别是巨淀湖浩洋水世界2021年营业季的开始以及垂钓、游船等亲水项目的体验,令游客在酷暑中感受清凉,直呼不虚此行。

今年以来,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抓住核心关键,转变经营思路,依托巨淀湖景区多年来搭建的基础资源平台,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发展,实现了多元融合的“聚变”效应。在运营十周年之际,景区文旅场景化、体验化、个性化的综合体验再度升级。

关键词:变——转变经营思路,创新经营模式

2016年,巨淀湖景区开风气之先,建成启用占地86000平方米、设计日最大接待量12000人次的大型多功能水上主题游乐园——巨淀湖浩洋水世界。浩洋水世界不仅集系列时尚水运动、惊险水上娱乐、水上舞台演绎项目于一体,还引进了当时最新最火爆的顶尖级娱乐设施,一度风头无两,备受游客欢迎。

而近几年,周边同类乐园数目渐多,消费者对游乐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景区不断引进更多具备差异化的游乐设施,实现更佳的游客体验。近年来,巨淀湖景区每年投入水世界项目的人工、设备维护等费用均超过百万元。

与六年前不同,如今的文旅产品,是与时俱进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为导向,具备旅居融合、业态整合、产品复合三大核心特点,是走向品质和全产业链的系统产品。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优质旅游资源释放最大效能,成为双王城人赶潮谋变、突破创新的题中之义。

围绕巨淀湖景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双王城进行了诸多尝试,并于今年取得实质性突破。5月份,景区与青岛印象团队正式签署水世界及游乐场项目托管运营协议。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降低景区自身运营压力,并且与托管团队利益分成,对运营模式进行大胆尝试。

青岛印象团队汇聚多名职业化运营管理人员,一直致力于旅游景区的投资提升及运营管理。合作以来,运营方投资200余万元对游乐场硬件进行了上档升级。小到项目进出口位置的调整、游客更衣柜智能化操作,大到收银结算系统的改进、游乐设施和遮阳设施的上新改造……这些变化让游客的参与度和舒适度大为提高。

“创新棋”落满盘活。运营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化管理、产品策划等优势,将水世界和游乐场升级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精彩、场景欢乐多元、值得多次打卡的“网红”欢乐场,朝气蓬勃,后劲十足。

关键词:引——引入社会资本,增添源头活水

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文旅产业的兴起是必然趋势,而拥有丰厚文化旅游资源的双王城,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巨淀湖景区运营至今已十年,其信心更为坚定,思路也更为广阔。

“旅游工作的不断创新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是推动旅游发展的根本,更是实现旅游长远发展的希望所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双王城社区党委书记张文杰表示,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是资源、产品、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结果。而在此前,景区专业管理人员十分短缺,“要走得更远,就必须做出改变,专业化的景区管理迫在眉睫。巨大的人员需求与专业人才的短缺在短期内很难调和,因此,我们创新性地引进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对部分项目进行了运营托管、联营。”

不仅是水世界、游乐场项目。今年,景区还与专业团队合作经营垂钓中心,新的体验项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大批垂钓“发烧友”的青睐,垂钓卡一卡难求;通过联营的方式将游船项目进行社会化运营,降低景区运营成本的同时,为游船项目的长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立巨淀湖研学教育实践中心,利用景区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资源禀赋,抓住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申报的有利契机,加深与专业力量的合作,融合自然生态板块与革命教育板块的优势,形成适合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课程,打造红色文化研学路线。截至目前已接待来自寿光、青州、潍坊、东营的研学团队3000人次,赢得了良好的评价,也成为景区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坐落在景区内的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以其完备的餐饮住宿接待能力及得天独厚的培训资源,事实上也与景区融为一体,成为放大影响、推介寿光的优质平台。

凝聚创新共识,激发创造活力。巨淀湖景区的“唤醒”与“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游客数量和经营额度的增加,更为景区带来经营模式的转变提升,打通了优质旅游资源与客源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放——下放经营管理权,实现多元发力

依托多年来搭建的基础资源平台,吸引社会资本介入景区发展,从直接参与经营,到下放经营权和管理权,巨淀湖景区实现了多元发力。

“托管,不是放手不管;合作,重在互利共赢。”分管巨淀湖景区运营管理工作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党委委员禹晓龙介绍,景区的功能定位由自主经营转变为“把方向、优服务、抓宣传、强监管”,对于项目合作方的运营管理,景区负责监管并提供最优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下。

自进驻景区以来,双王城党委政府派驻服务专员,与运营方建立“一对一”“多对一”互动沟通机制,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和“一线工作法、问题现场办”服务机制。“店小二”式的服务让运营方备受感动,优质的旅游资源加上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投资方更有信心和力度。

同时,景区不断规范流程、完善制度,从“精”“细”“严”等多方面加强内部管理。今年,景区重新修订了管理公司架构,并建立员工晋升、薪酬的激励机制,调动起了员工积极性,增加了员工工作动力。

运营方发挥专业优势,景区提供全方位服务,托管、合营、联营等创新模式,在巨淀湖景区实现了1+1>2的效能,成为“合赢”“连赢”。

关键词:活——文旅融合再升级,有魅力更有活力

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人们对旅游文化内涵、休闲度假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抓好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今年,巨淀湖不断丰富景区活动、拓宽宣传路径,在软实力上下功夫。

花海项目是今年巨淀湖工作的重点之一。项目围绕“建党100周年”做景观布置,建成后将是集“学党史、观花海、游湿地、品啤酒、赏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目前花海主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把其打造成婚纱摄影基地,进一步丰富景区业态。”

去年,巨淀湖首届啤酒节点亮了景区“夜经济”。7月24日,2021年巨淀湖青岛啤酒音乐嘉年华将如期开幕。本年度,景区将把“巨淀湖音乐节”系列活动内容融合到啤酒节之中,并通过延长活动时间、提高美食啤酒品质、邀请重量级艺人等举措提升啤酒节档次及体验度。

以湿地文化、农耕文化、培训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依托,巨淀湖景区实现了多业态融合聚变。有品质、有情怀、有特色的巨淀湖系列文旅产品,释放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景区已接待游客21.7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进园游客总量。(寿光日报记者 张君杰 张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