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依托农家书屋建设“学‘习’书屋” 、打造书香寿光

编者按  7月13日,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寿光召开,会议期间,寿光市依托农家书屋建设“学‘习’书屋”的工作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认为“学‘习’书屋”建设在学习传播科学理论、推动思想引领铸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值得全省学习借鉴。近期,潍坊市委领导签批意见,认为寿光在“学‘习’书屋”建设方面思路新、行动快、效果好,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下步,要继续抓实抓好,不断总结提升。日前,记者深入各部门单位、镇街区的“学‘习’书屋”,看建设,听心声,感受浓浓的学“习”氛围。

读以修身,品以养德。近年来,寿光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根植基层、面向群众的基础优势,依托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既有阵地,坚持打通壁垒、整合资源,以“十有”标准在寿光全域推广建设“学‘习’书屋”。

截至目前,寿光市已建成“学‘习’书屋(书架、书房)”300余个,今年9月底将实现全覆盖,真正搭建起理论武装的“绿色通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整合文化资源

让学“习”成为习惯

走进洛城街道屯西村的“学‘习’书屋”,“学写习近平的书、学习近平读的书、学习近平写的书”的标语在书架上方格外醒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摆放整齐,村民可随时翻阅。为方便村民更便捷、安静地读书,“学‘习’书屋”在桌椅设计、书籍摆放、茶水供应等各个细节上都做了完善,保证村民在这里随手可得书,随时可读书。

“在书籍选择上,我们注重选择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红色文化等类别的图书,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洛城街道屯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自豪地介绍着,如今,村里的党员干部、年轻父母、老年人都喜欢走进书屋,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屯西村“学‘习’书屋”只是寿光“学‘习’书屋”建设全面推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寿光在“学‘习’书屋”建设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制定出台了《“学‘习’书屋”建设标准》等文件,各书屋建设紧扣学“习”特色,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区、红色文化著作区、报纸期刊区等专区,精选“习近平总书记写的书”“写习近平总书记的书”“习近平总书记读的书”3类50多种图书作为必备书目,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习’书屋”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开放式的设计,书本与绿意交织,配以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一边嗅着茶水香气,一边慢慢体会书中铅字带给身心的愉悦……这是记者在山东新龙集团“学‘习’书屋”看到的情景。“这里不仅是我们职工的精神‘加油站’,还成为园区及镇周边的网红‘打卡地’。”职工们自豪地介绍着。

在寿光,类似的职工“学‘习’书屋”遍布各企事业单位,能有如此规模,主要得益于寿光市总工会正在开展的职工“学‘习’书屋”建设。寿光市不断拓展精细化服务职工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职工书屋在市镇企三级联建中的独特作用,让“职工书屋”成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

截至目前,寿光市260多个村、40多个企事业单位建成了“学‘习’书屋”,配备图书8万余册,成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基层的新阵地。

拓展学“习”阵地

线上线下“同步阅读”

日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寿光市打造的“百年辉煌——寿光党史大讲堂”直播栏目成为刷屏热点,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收听收看;每天中午、傍晚两个时段,各镇村大喇叭响起,“好好学‘习’空中课堂”开讲,党史教育、历史故事等贴近生活的宣讲深受群众欢迎……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寿光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用好“阵地、流动、云端”三类课堂,采取“线上+线上”形式,先后举办文明实践“云”讲堂、“好好学‘习’空中课堂”1000多场次,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这些读物可以帮助普通市民更加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店在显著位置设立学‘习’专区,为我们阅读、购书提供了便利。”正在寿光书城“学‘习’书屋”看书的市民游先生说。专区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书目整齐摆放,不少顾客在书架前驻足阅读。

“除了进店阅读购买,我们还主动对接,为各书屋配备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读本。”寿光书城副经理岳军介绍,除了线下为市民提供征订、售卖读物等服务外,书店还开发了线上购书软件,从最近一段时间的销售记录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读物受到广泛关注,学“习”氛围浓厚。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拓展学“习”阵地,打造线上线下“同步阅读”:引入扫码有声阅读,让群众线上线下零距离享用“学习强国”海量图书资源;设立文明实践大讲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次宣讲活动,观众均超过五万人次;创新开展了“学习强国·奋斗追梦”等系列活动,举办寿光好好学“习”电视知识大赛,将学习平台每日答题和挑战答题内容作为必考内容,每次大赛都吸引3万多名党员群众参与观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持续学习的浓厚氛围。

创新活动载体

让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

“每月15日,我们党员准时‘聚会’,集中学习,交流心得,了解党的政策,学习新的知识。”8月15日晚,纪台镇丁家尧河村党员丁树军在参加完“夜话‘习’语”活动后说。当天晚上,村民们集中收听收看了《学习先辈守初心,明礼增信开新局——陈少敏同志的革命故事》,学习了《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决心意志埋头苦干实干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讲话精神,在会场学习的,除了党员干部,还有部分村民代表。

在各镇村,类似活动不时举行,每月15日的“夜话‘习’语”更是成为976个村的常规活动。各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党员群众一起谈生活、讲感悟、说体会,让党的理论接地气、更有烟火气。“学‘习’书屋”建起来,还要让群众愿意走进来。为此,寿光市以“学‘习’书屋”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散得开、落得下,让群众感情上有共鸣、思想上真认同。

“红色经典下基层全民阅读溢书香”“送理论践初心”“‘习’语播报”等一系列活动,以群众语言、身边故事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理论,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把“官方话”讲成“家乡话”,真正让百姓愿意听、听得懂、听到心里;围绕“有奖竞学”,定期开展书香家庭(个人)评选等特色活动,每个书屋每月评选“学习之星”,每季评选“学习达人”,每年评选“学习标兵”“优秀志愿者”,引导群众主动走进书屋;坚持典型带动,筛选120个村居、单位作为“学‘习’书屋”示范点重点打造,示范引领“学‘习’书屋”上档升级……截至目前,寿光依托“学‘习’书屋”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参与群众3万余人次。

寿光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加强“学‘习’书屋”的实用性、实效性、创新性和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叫得响、可推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品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寿光日报记者袁萍通讯员刘清海陈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