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潍坊市委副秘书长赵文果一行到寿光市调研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工作开展情况,先后到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项目、寿光市青柠微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富康集团年产200亿粒制剂及研发中心项目等地进行了查看,听取了我市服务企业专员工作情况汇报,并召开座谈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寿光市领导赵绪春、李增国、王惠玲陪同。
今年以来,随着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实施,寿光市企业发展迎来了“新春天”,各项指标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被评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在服务企业工作中,寿光市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专员“落点”走进企业,从与企业家交朋友开始,逐步成长为服务企业的专家。倡导服务企业专员不能当“二传手”,企业提出的问题首先在专员层面全力协调解决。企业遇到哪一方面的问题,服务企业专员通过边服务、边学习、予以解决,成为服务企业行家里手。同时,服务企业专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主动融入企业,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赢得了企业认可。
“主动服务、团队作战”,各镇街区、部门“连线”帮助企业,从攻克一个个难题出发,探索了一条条解难纾困路径。寿光创新建立服务企业发展例会制度,镇街区、部门每月利用半天时间召开服务企业专员“讨论会”,群策群力,实现了组团服务。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推行后,职能部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促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将各职能部门优化组合为“9+1”个问题解决专项小组,加强了部门联动,形成了工作合力,实现了“1+1>2”的效果。
“顶格保障、全力推进”,县级层面“布局”引领推动,从完善一套破解体系开局,形成了面上统筹促落实局面。寿光市将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纳入“10·20·50”重点工作突破事项,集中力量、顶格推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聚焦企业缺“地”的问题,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使用办法,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办法》,加大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为企业提供用地3609亩。聚焦企业缺“人”的问题,通过建立企业人才、技术、项目需求“三张清单”,协调解决企业用工11900余人,引进市级高端技术人才团队50个,集中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难题,解开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枷锁。(寿光日报记者 尹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