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寿光市各学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的契机,通过听老党员讲故事、剪纸教学、收看党史教育专题片等形式,围绕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推动“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爱国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党史剪纸同步学 少年童心永向党
党旗党徽跃然纸上,理论教育落地实践。寿光圣城中学“三圣教育”书院内,初中部美术教师王文娟正在给学生们进行剪纸教学,《童心向党》《红船精神》等一幅幅正能量满满、感染力十足的剪纸作品,将传统文化与红色党史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们学史明理、学史力行的热情。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用传统艺术讲述红色故事、描绘美好生活,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祝福。“‘开学第一课’的剪纸教学,造型主要有党徽、党旗、五星、红船等,通过这些红色元素的体现,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王文娟表示。
剪纸作品完成后,学生们一起参观了学校的“党建长廊”,进行了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宣誓活动。“党建长廊”里,展示着王文娟和学生历时4个多月创作的近30幅剪纸作品,作品将剪纸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追忆百年历程,弘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通过此次活动,我更加了解了党的历史,激励了我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发扬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七年级学生李星辰说。
除剪纸活动外,圣城中学还利用“开学第一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开展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要内容的“四史”教育;由小小解说员团队带领新同学在学校党建文化阵地参观学习;进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校规校纪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带领学生们回顾革命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们做红色接班人。”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聆听红色故事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这是我作战时用的军刀,这是我俘虏敌人后留下的头盔……”9月1日上午,圣城街道北关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了革命老前辈苗雨昌家里。今年72岁的苗玉昌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英勇,机智果敢,指挥连队出色完成了多项作战任务。苗雨昌还是一名义务宣讲员,他把自家一楼改造成了“参战胜利展室”,展示他从军期间的老照片、老物件等。
听着苗雨昌介绍的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看着一个个带有特定意义的老物件,学生们深受感染,不时将感悟记录到笔记本上。“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苗爷爷这样的英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爷爷致敬!”五年级一班学生张恩硕表示,未来,他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前辈们的殷切期望。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也需要传承革命精神。通过这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我们明白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风雨历程,相信队员们一定会铭记于心,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北关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闫新说。
在寿光市建桥学校,举办了“传播雷锋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羊口初中以“敬畏生命爱国励志”为主线,围绕学习先模人物等五大板块,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实验小学,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圣城小学开展了以“圣子明理贤达四方”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做圣贤好少年……9月1日,类似教学活动在寿光陆续开展,各学校创新活动举措,丰富课程载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四史”教育,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让思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营造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寿光日报记者袁萍通讯员张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