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质量教育 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近年来,寿光市立足群众教育需求,凝聚各方合力,深化创新改革,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2020年9月,《中国教育报》分四期以头版头条,面向全国重磅推出寿光县域教育现代化系列典型改革经验,称“寿光为全国县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提供了范式”。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寿光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部门单位、社会各界实打实重教兴教。5年累计投入37.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校67处、幼儿园102处。去年以来建成投用汇文、弥水未来等一批学校,新增学位达5760个。巨能小学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寿光一中附校即将开工建设,群众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将得到更充分满足。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校园公共区域监控、食堂操作监管、校车运行查看、课堂教学巡查等达到实时同步,超30万师生、家长开通网络学习空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优秀区域。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学前教育实行“镇村一体化”、公民办幼儿园“五统一”管理,以“1+7+N”思路推进游戏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义务教育配齐配强艺体专职教师队伍,构建全科分级阅读体系,组建“互联网+乡村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坚持多元化办学,实行划片招生,打造了良性发展生态。2021年普通本科上线数创历史新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3金2铜,列全省县级首位。创新发展“校园3+”职业教育新模式,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典型做法被新华社《高管信息》推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以“过程+终评”构建起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获批潍坊市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强化民办幼儿园专项整治,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推动规范发展。全面落实教育“双减”,开发运行“寿光市级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网格管理、动态巡查、实时监控,切实维护了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人才引进、教师培养、队伍管理为着力点,通过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挖掘教师潜能,通过实施培养工程提升干部教师育人能力,通过落实各项惠师政策激发队伍活力,全面夯实了教育优质发展的师资基础。近5年新引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479人,进一步优化了干部教师队伍结构。建立起市镇校三级联动校长梯级培养工程,遴选60人纳入校长后备人才库管理,优秀干部梯队逐渐形成。

做好教育惠民服务。畅通问题投诉渠道,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针对群众诉求,做到“及时对接、精准回复、全程跟踪、一帮到底”。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帮助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进课堂”“家长驻校”“家长帮厨”等已在各学校全面铺开。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承办全国家校共育培训会议,获评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扎实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充分挖潜学校资源,为有需求的学生免费提供多样化托管教育,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切实抓好校园安全。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校车公司化运营全面完成,实现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护学岗、一键式报警器及监控配备率四个100%目标。全方位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及特殊学生管理,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确保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寿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