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司法部对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拟表彰名单进行了公示,寿光市司法局文家司法所所长张庆祥榜上有名。日前,记者联系到张庆祥,听他讲述多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背后的故事。
十余年来,张庆祥扎根基层司法所,始终冲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用心用情把调解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竭力维护辖区基层社会安定与和谐。他用行动诠释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被百姓称为人民的好所长、贴心人。2014至2020年,连续七年在寿光市司法行政系统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其中,五年获寿光市政府嘉奖,两年被记个人三等功。先后荣获潍坊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潍坊市最美人民调解员、寿光市优秀政法干警等称号。
人物档案:
张庆祥,1965年生人,现任寿光市司法局文家司法所所长、文家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4年,张庆祥开始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008年调任文家司法所所长。
传统文化融入矫正教育,让他们“由内而外”转变
日前,一堂传统文化教育课在文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行,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一个不少,大家听得全神贯注,很多人被授课内容感动得流泪……“集中学习之前我先备课,课上讲完必讲内容,再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学习。”张庆祥介绍说,司法所每个月都会组织辖区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2018年开始,他创新社区矫正管理方式方法,尝试把传统文化学习贯穿到社区矫正对象教育中,开展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宣教活动,引导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原著、学原文、谈感想、悟体会。
此外,司法所还多次邀请寿光市传统文化宣讲团讲师为社区矫正对象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为孤寡老人开展“洁居行动”等公益劳动,引导他们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净化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灵,让他们开始自觉改变。”张庆祥说。
经过两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文家街道北马店村的矫正人员李某,每逢走到寿光边界时都会主动与张庆祥电话联系,主动报备、接受监管;每天在市场收菜的张某,连续几天收不到索求报送定位的信息时,都会主动报备自己的近况;胥某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完成创业梦想的同时,热心公益事业,不断传递向上向善的理念……
张庆祥常说,法律学习和传统文化刚柔并济,社区矫正对象虽然触犯了法律,但他们也需要关心,需要尊重。工作中,他注重以心对待、以诚帮教、以情感化,自学《弟子规》《孝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把传统文化教育引入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群众有任何法律咨询,咱都有义务解释明白”
“大姐你好,我是文家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读本,今年正式生效,里面不仅有法律条文还有案例小故事,以后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都可以查阅,再有不懂的随时联系我……”日前,张庆祥在乡村大集开展普法宣传,随着法律读本递上的还有他的名片。“文家街道56个村,张所跑了不止一遍,村里的老百姓基本都有他的电话。”旁边的同事说,张庆祥有两大爱好:爱公开电话、爱管闲事。每每接到村民们各种法律问题的咨询,他总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帮村民解答。
除了给村里的老百姓普法,镇上的机关干部也都被他“洗礼”过。张庆祥经常邀请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围绕基层工作常用法律知识,对街道机关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开展法治讲座。为了实现普法宣传的全覆盖,张庆祥绞尽脑汁,创新作为。他不仅担任了一所学校的“法治校长”,还牵头组织完成了辖区内所有学校的“法治校长”聘任工作。同时,定期组织师生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讲座,每年受教育面达1.5万人次。
久而久之,在张庆祥的引导下,在文家街道,群众遇到烦心事、揪心事时总会想到他,也慢慢学会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好习惯。
“服务群众是本分,法治和谐是目标”
群众事无小事,张庆祥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不偏袒任何一方,将心比心,用真情感化当事人,凭着公心、热心、耐心,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这个项目选址影响大棚采光,坚决不能建!”前不久,一建筑工地附近6个蔬菜大棚的种植户气冲冲找到张庆祥“评理”。原来,正在建设的项目给蔬菜大棚造成遮阴,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但双方就“损失数额认定”达不成一致。一次次查阅资料,一次次耐心解释,一次次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测量、鉴定,最终,纠纷圆满化解,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后邻要盖房,与其有多年纠纷的前邻出面阻止,数次走访谈心,双方长达30多年的“心锁”终于打开……类似矛盾纠纷调解,张庆祥习以为常。
“你天天这么忙,不累吗?”
“累,当然累。”
“调解矛盾纠纷,难吗?”
“难。正是因为难,老百姓才需要我们‘司法行政人’。”
……
一问一答,尽显“司法行政人”的责任担当。在张庆祥看来“,忙”就是他的责任。
脚下有多少泥土,内心便有多少真情。在多年的司法行政工作中,张庆祥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用良心守护公正,他跑遍了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说真话、讲道理、普法律。在他的努力下,迷失的浪子改过自新,有矛盾的夫妻重归于好,有纠纷的邻里握手言和……“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服务好群众是本分,这份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实实在在,才能让群众感到踏实,让社会更加和谐。‘司法行政人’的幸福和自豪,都来自百姓的认可和满意!”张庆祥说。(寿光日报记者 袁萍 通讯员 刘玮玮 邵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