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田间地头都散发着乡土的气息。近日,洛城街道浮桥村付玉民正在自家田里劳作,一丛丛、一簇簇的小葱撑起了秋日里的一抹翠色,将一份“秋实”场景映衬得格外好看。
“现在小葱的收购价在每斤2.5元左右,比春天那茬高出了两倍多,而且很多买家都抢着要。要是知道行情这么好,我年初就多种上几亩地了。”付玉民一边拔着小葱,一边仔细地择着,旁边的框内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成果”。
据付玉民介绍,他们村的村民多数以种大棚为生。但对55岁的他来说,更喜欢在田间地头种点自己擅长的蔬菜作物,省心省力。“除了这3亩地的小葱,我还包着50多亩的地,专门种植萝卜、胡萝卜,只要脚踏实地做事情,总会有个好收成。”交谈中,付玉民告诉记者,再有半个月,地里的萝卜就能上市了。“按照现在的行情,萝卜的价格还不错,应该可以有个好收成。等萝卜卖出后,今年田里的活儿就算圆满结束了。”付玉民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付玉民的小葱地里有不少“帮工”,他们都是付玉民的亲戚、朋友。“都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平时谁家地里有活儿,我们都会来帮一把。”听着这番朴实的话语,付玉民忍不住打趣说,“现在雇工得按小时算,一个小时最少得20元。亲戚、朋友免费来这里帮忙,必须得好吃好喝招待着。”说完,地头上又飘来一阵欢笑声。
一簇簇小葱点“绿”了田间地头,也照“亮”了付玉民的生活。他告诉记者,随着气温下降,受物流成本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上涨阶段,村里种大棚、包地种菜的村民收入都比较可观“。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丰收就是最大的幸福。现在,借助寿光的蔬菜产业优势,农民们都有自己的致富渠道,不仅甜了生活,更鼓了腰包。等到明年开春,地里的小葱又要长起来了,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付玉民笑着说。(寿光日报记者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