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已进尾期,秋种正在“加速”。日前,在上口镇盛大家庭农场,农户们正驾驶着农业机械,有的深翻、旋耕,有的施肥、播种,一派繁忙的秋种景象。
“这个地块有300亩,现在已经播种完了一半,东头地块的水分还有些大,需要再等一两天,预计这两天全部播种完。”盛大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万群承包了1500多亩地种植粮食,往年十一前后,地里收割完玉米就能耕地播种小麦,今年受前期降雨天气较多影响,秋种工作拖了近一个月。在农业专家指导下,他刚完成1200多亩地的播种任务,“现在最担心未来一段时间遇到强冷空气,因为降温会影响小麦正常发芽、生长。”
据介绍,寿光是产粮大县,今年秋收应收面积70.5万亩,秋种播种意向66万亩左右。9月下旬以来,因降雨比较频繁,特别是10月3日以来的强降水,给“三秋”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寿光个别地块玉米存在不同程度的倒伏,同时由于前期土壤湿度大,普通机械难以下地收割,增加了收获难度和秋种进度。对此,寿光市委、市政府将“三秋”生产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组织20名科级干部成立10个包靠组,组织27名农业专家成立四个巡回指导组,下沉一线指导“三秋”生产工作,并多次下发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意见,确保11月上旬基本完成秋种播种工作。
农业专家介绍,对土壤偏黏、湿度偏大的田块,可适当浅播,以3至4厘米为宜。对晚播小麦,坚持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和以促为主的“四补一促”原则,做到播期、播量与播种方式相协调。随着播种期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如按往年同期播种量每亩加1.5至2.5公斤左右,最大亩播量不宜超过20至22公斤;适当增施底肥,氮肥基追比可调整到5比5或6比4,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是重视施用磷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和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
为保障小麦秋种质量,多年来,寿光持续将小麦统一供种工作列入财政预算项目。今年,财政部门拿出550万元开展良种统供,特别是针对黄淮地区小麦供种紧张问题,及时协调供种企业备足良种,对供种质量进行了严格把控,今年统一供种面积在55万亩以上,覆盖率在85%左右,为小麦稳产丰产提供基础保障。(寿光日报记者 付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