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侯镇吃香甜葡萄去

11月13日,在侯镇葡状元农场,第三届寿光(侯镇)冬季葡萄采摘节开幕。走进葡萄大棚,一串串鲜红欲滴的葡萄在阳光照射下,如红玛瑙般沉甸甸地挂满枝头,让人垂涎三尺,许多客商、“网红”也都慕名采购或打卡。

“一进来就感受到满棚的丰收美景,真可谓硕果累累,而且,冬天的葡萄吃起来很香、很甜、很爽口,与夏天吃的葡萄比,口感就是不一样。”“寿光现代农业”主播王女士一进葡萄大棚就忍不住向网友们分享着“。菜乡刘姥姥”也说,冬天能吃到新鲜、香甜的葡萄,感觉很有味儿,希望自己能为侯镇冬季葡萄品牌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品尝到侯镇的冬季葡萄。

“这个棚里种的有‘冰美人’‘阳光玫瑰’,还有现在比较火的‘晴王葡萄’。其中,‘冰美人’属于极晚熟品种,生长周期是180天,葡萄成熟后,只要大温保温措施得当,可以留挂三个月,一直到春节前销售,不仅能避开葡萄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价格还能卖到二十多元一斤。”侯镇葡萄推广办公室主任何涛表示,为推动侯镇冬季葡萄产业发展,今年,侯镇专门组织成立了葡萄推广办公室,提出“三老三新”种植模式,其中“三老”指的是老人、老地、老棚,“三新”指的则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说新模式这方面,过去一亩地种1000多株葡萄,现在只种200多株,棚内葡萄架也由过去的一米半一行,改成了两米半到三米间距,这样可以实现机械化施肥,管理效率更高,葡萄品质更好,一个人种七八亩葡萄没问题。”

“现在已经有30多家葡萄种植户加入了合作社。”何涛介绍,下步,他们将依托合作社,打造一个冬季葡萄产、技、销产业链,进一步深化技术和服务,吸引农户抱团发展,集中力量将冬季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侯镇结合自身特点和农户种植习惯,大力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让广大葡萄种植户从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经营中获益,形成了葡萄发展聚集区,冬季葡萄更是成为鲜明特色。侯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继续加大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吸引更多客商到侯镇投资兴业,为促进村强民富和农业发展,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寿光日报记者 张春萍 付冰川 通讯员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