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象限里,她用丰富的学识启发学生的思维,用辛勤的汗水勾画优美的曲线,带领学生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探求奥秘,体验成功的喜悦。她坚守在育人教书一线23年,始终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地做学生的青春领路人,把爱和奉献诠释成一种幸福。她叫郎晓丽,是寿光市圣城中学数学教师。
初心不改
做苗圃花蕾的培育者
自1998年走上三尺讲台以来,郎晓丽就把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她人生的最高追求。在23年的岁月中,她坚守教育初心,甘当“老黄牛”,默默耕耘,默默付出。
多年来,郎晓丽一直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对于九年级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例题,她都已熟记于心,牢记于脑,但为了让每一节课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她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新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郎晓丽在课堂上采用“自助引导,合作交流”的方式,师生互动、步步引导、开拓思维。她采用个人展示、思路分享、小组PK等形式,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形象化、趣味化,形成了学生敢说、乐说、会说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在课堂上,郎晓丽的教学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她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教学任务,让能力不同的学生“吃饱”“吃好”“吃得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冰心一片
做学生的知心者
作为班主任,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郎晓丽以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托,积极探讨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健全班级制度,制定考核措施,通过实践与创新,形成了“轻松自然、生动活泼”的班级管理风格。
郎晓丽的教案里,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解题方法、教学经验、学习心得和学生的交流体会等;只要学生有需要,不管是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的难题,她都愿意去倾听,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思想工作入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教育,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亲切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从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和科目发展的平衡性出发,给每个学生制定成了成长目标,确立优势、明确劣势、取长补短,让学生可持续地不断发展。在她的呵护中,孩子们都能愉快地在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和学习。
校园里,总能看见郎晓丽步履匆匆的身影;办公室里,总能听到她循循善诱的话语。“妈妈”“老师”“朋友”,是她在学校承载着多重角色;“文明”“温暖”“安全”,是她在为学生营造着幸福的家园。
呕心沥血
做爱岗敬业的奉献者
凭着对数学教学的热情、执着,郎晓丽一路探索教改,一路精益求精,用饱蘸汗水的一次次磨练、一次次提升,换来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智慧。她为枯燥的数字涂上颜色,让学生乐此不疲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培育了一个个建造未来大厦的栋梁之材。
作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郎晓丽深知教研对教师业务提升的重要性。她带领老师们积极参与数学课程改革,根据学科特点精心策划每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听评课、互听互评等形式,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共同细细打磨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设计,努力将新课标、新理念转化成教研组的教学实践内驱力。
在“青蓝工程”中,郎晓丽以饱满的热情传播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手把手地扶掖青年教师成长。在寿光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青年教师达标课、三课大赛、三说大赛、数学解题大赛中,学校的多位青年教师都获得了优异成绩。
以德为本,以爱为先,以能为基,真心付出就是郎晓丽对教育最真的诠释。20多年来,她获得赞誉无数,被评为“寿光市师德模范”“寿光市优秀教师”等。今后,她将继续不忘教育初心,担负时代重任,奋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寿光日报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