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秋季博览会于12月5日闭幕
4221个代表当前蔬菜育种最高水平的优良品种亮相
2021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秋季博览会于12月5日闭幕。在种业创新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种业振兴行动蓄势正发的背景下,寿光种博会作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种业博览会,以“创新、合作、发展”为主题,集聚优良品种,集纳前沿技术,集采众家之长,搭建起国内外种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经销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推动种业资源共享,种企协同进步,实现种业创新发展加油助力。
作为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的设施蔬菜种业盛会,种博会坚持“创新、合作、发展”主题,成为国内外种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经销商、农户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受疫情影响,本届种博会拓展线上办展模式,利用直播、短视频、移动自媒体等渠道,“地展”“网展”“数字展”三展融合提升,省、潍坊市1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腾讯、网易、搜狐等网络平台纷纷转发种博会盛况。
种博会展览面积达27万平方米,共计418家参展单位提供了4221个代表当前蔬菜育种最高水平的优良品种在各个主题展区展示。“作为种博会的核心内容,每年的新品种展示,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丰富,从南到北,辐射全国主要设施蔬菜产区,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种博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展会通过在同等环境、同一标准、同一技术条件下种植多个不同品种,直观对比品种的不同特性;专家现场“看苗选种”,在田间地头一比高下,为全国种业科技创新提供方向、为蔬菜生产试种筛选提供品种、为种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与此同时,品种评价是每届种博会的亮点环节。种博会组委会邀请专家、学者、种业企业、经销商、媒体等组成专业评审团,针对参展品种的性状、品质、产量和综合指标等进行评价,以市场为导向,评选出了39个优秀品种,利用制作视频、媒体发布等形式,将优秀品种和企业品牌放到线上宣传,形成了“专业平台推介、全网扩散传播”的推广效应。
“本届种博会期间,我们推出了6大类、28个优秀品种,与国内外知名种企同台PK,接受专业团队评审;组织开展了9场专题订货会,主推品种市场反馈良好,樱桃番茄、密刺黄瓜等品种的意向订单火爆。”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董事长刘欣庆介绍,作为种博会主要承办单位的山东寿光蔬菜种业集团,近年来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工作,建设了农业农村部设施蔬菜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设施蔬菜技术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助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
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程琳博士表示,“寿光是中国蔬菜产业的主战场,我们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10多家优势科研院校展开合作,逐步用自主研发种子替代国外品种。”她说,下一步,将以集团在四川、江西、西藏、海南等地的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标准产业基地为平台,大力实施新技术、新成果的集成组装和推广应用,将企业科研成果放到市场去检验。实施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在蔬菜种质资源创新、高端蔬菜品种选育、蔬菜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蔬菜遗传育种等研究方向形成优势和特色,打破国外品种的市场垄断,探索企业主导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技术的新模式。
自2013年以来,种博会已连续举办15届,累计参展单位3800余家,展示国内外38336个新品种,推选出优良品种943个,搭建起蔬菜种业展示交流、示范推广平台,助力建设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创新提升种子产业化水平,推动种权成果转化和品种推广,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高质量发展。目前,2022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春季博览会招展工作已正式启动,国内外优质种企正纷纷抢先预订明年展位。(寿光日报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