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口镇广陵学校教师林秀山:以爱筑梦,做教育路上的守望者

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三尺讲台,这就是他简单而真实的工作写照。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有着令人感动的执着精神和奉献情怀。他就是上口镇广陵学校教师林秀山。从1988年任代课教师,到1997年成为正式任课教师,他一直在农村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着、奉献着。

潜心教学、不断提升,一身粉尘为荣耀

从踏上三尺讲台那一刻,林秀山就把“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生梦想。

1988年任代课教师时,林秀山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紧巴,一家三口挤在简陋的房子里。许多人劝他辞掉代课教师的工作去经商,被他婉言谢绝。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为了心中那份教育梦想,他无怨无悔,依旧以一身粉尘为荣。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林秀山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研究,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子。课堂上,他总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习惯暂时较差的学生,他坚持经常与其父母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接受能力起步较差的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作为班主任,他特别注重加强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林秀山深知,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他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教师远程研修、学校校本培训等,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作为学校骨干教师,他积极带头参与课题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爱生如子、助生远航,一颗诚心待学生

从教以来,林秀山一直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好与坏,都一视同仁。他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动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他常常开导、鼓励学生,与他们谈心、沟通,既掌握了他们的心理状况,又消除了他们的精神压力,用关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林秀山的班内,曾有个学生纪律性较差,还经常“欺负”其他同学,让家长都感到头疼。林秀山了解情况后,经常与该生促膝谈心,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鼓励。林秀山还针对该同学头脑灵活、富有责任心的特点,让他担任卫生委员,管理班级的卫生,并叮嘱他“:你很有管理才能,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干好。”从那天起,每次卫生扫除,该学生都会积极表现,把卫生管理得井井有条。在林秀山的帮助和鼓励下,该学生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慢慢开始懂礼貌、守纪律,学习也认真起来。看到孩子身上的积极变化,家长十分感激“:多亏了林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才让孩子有了明显进步,我们也放心多了!”

默默奉献、诠释职责,满腔热血为教育

几十载春秋,千百个旦暮,林秀山一心扑在教学上,从没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因为工作忙碌,很多时候,对家人的照顾就少了。”每当想到这些,林秀山内心就充满了愧疚。

妻子临产时,为了不影响林秀山工作,忍受着疼痛,一再催促他去上班,不要给孩子们落下功课。想到学校孩子们还在等着自己上课,林秀山带着愧疚走出了家门;女儿就在林秀山教课的学校上学,患阑尾炎输液时,他也顾不上,每当谈起此事,女儿总会抱怨林秀山心里装的都是他的学生,没有自己的位置;母亲因病住院,作为家中长子,林秀山理应在床前侍奉,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能将母亲委托给妻子、弟弟照顾,待白天完成校内工作后,晚上再到医院照顾母亲……对父母,他不是一个“孝顺”儿子;对妻子,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对女儿,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对学生,他却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几十年来,林秀山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林秀山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寿光日报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