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好人”张伦松: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

“教学先育人,我希望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每一个孩子心里都能充满阳光。”像无数平凡的农村教师一样,上口一中教师张伦松扎根基层27年,27年来,他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他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小小的三尺讲台,用知识播种希望,点亮了无数农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立足三尺讲台,扎根农村教育

1994年,从学校毕业后,张伦松迈进了上口一中的校门,站在了讲台上。在这27年的教学生涯中,张伦松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同时,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无数教育一线的前辈都用行动告诉我:站稳讲台,立足讲台,终生从教。从他们身上,我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就是要坚守教育的初心,这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张伦松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师期间,张伦松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了班级管理和学生身上。他虚心向身边优秀的同事“取经”学习;每天第一个到达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夜深人静时,他还在认真批改作业、备课、总结教学心得……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张伦松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我,他深入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公开课展示,与同事切磋教学中的难点,因材施教,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欢迎。

担任体育学科教师期间,课前张伦松都认真仔细备课,不断完善教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热情。课堂上他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合作能力、良性竞争意识等综合能力。

不忘初心勤耕耘,坚定执着育桃李

张伦松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甚至比对自己的孩子更加用心。学生作业不会做,他不责怪,不训斥,而是手把手教他们。班上有几个孩子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张伦松只要有时间,就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单独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这几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张伦松班内有一个学生,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妹妹年幼,生活十分拮据,张伦松给了该生很多关心和照顾。后来,该生的妹妹成为张伦松的学生,张伦松联系到一位爱心人士,对方承诺,每年为这个家庭捐助5000元的爱心款,直到妹妹大学毕业“。是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帮助,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说起张老师的帮助,姐妹俩和家人都十分感激。

多年来,张伦松从未因私事耽误过学生一节课。2019年的一天早晨,上班前张伦松不小心扭了一下脚踝,当时脚踝关节疼痛不已,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张伦松忍着疼痛坚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完一整天的课,第二天,依旧跛着肿得像馒头一样的脚准时到达学校……家人要带他去医院检查,学校领导让他在家休息几天,可都被他婉拒了,一直坚持到周末,他才肯去医院检查、治疗。

播种阳光,收获春天。由于认真负责,教学质量突出,张伦松获得了“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优秀班主任”等多个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张伦松总是谦虚地说:“学生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学生们好了,我才好。”

对待学生,张伦松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待同事,他也是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20多年来,不管学校哪位老师家中有红白事,或者家中有事需要人手,张伦松都会组织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前去帮忙。

弹指一挥间,张伦松深深地扎根农村教育27年,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培育农村孩子成才成了他最大的快乐,催笋成竹成了他执着的追求。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会继续奋斗在农村教育这方土地上,为农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寿光日报记者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