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2月17日,齐鲁文化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高增光一行到寿光仓颉汉字艺术馆、寿光市圣地茶博书画古玩城“寿光非遗街”等处考察调研,寿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范福民陪同,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才培训班学员一行45人参与交流。
当日上午,在寿光仓颉汉字艺术馆,高增光一行全面了解了省级非遗项目仓颉造字的传说及相关文化,体验了活字印刷术、造纸术、蜡染等非遗项目。在“寿光非遗街”,大家了解非遗文创产品的种类、市场销售以及部分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发展现状等情况,并与单位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高增光对仓颉汉字艺术馆、“寿光非遗街”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和传承发展给予肯定。据介绍,寿光仓颉汉字艺术馆集汉字发展史陈列展示、研究创作、交流传播、互动体验、教育普及于一体,是主题型、知识型、智慧型、科普型艺术馆,让人在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寿光非遗街”是寿光市的非遗聚集区,现有剪纸、草编、木雕、陶艺等十余个非遗项目入驻,并设有非遗文创生活馆和非遗直播基地线下、线上两个销售平台,非遗街的建设旨在以专业市场和电商市场带动非遗文化的复兴,推动以非遗创意产品、民间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纪念品为重点的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推动展演类非遗项目的市场化,打造寿光“最有文化味”的传统文化街区。
据了解,目前寿光市认定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9项,建立了完善的县、市、省、国家四级政府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成功申报省级传承人1人,潍坊市级传承人22人,并逐步形成非遗保护中心、文化行业协会、镇街文化站、综合性传习中心、非遗聚集区、项目保护单位、非遗传习所、传习点等单位组成的纵成线、横成片的非遗保护格局。
下一步,寿光市将从完善体系、加强融合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制定完善各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方案,落实保护计划,有效利用非遗保护经费,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寿光日报记者 贾圆圆 通讯员 王凤鸾 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