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寿光市民政局获悉,寿光市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市、区)”,为全省首批,并获奖补资金。这是继《寿光市探索“三建四推”农村养老新模式》被确定为“2021年底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后,寿光市又获得的一项荣誉。近年来,寿光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构建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局面,以养老产业发展助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保障水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大爷大娘,你们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我们来给你们测一下血压。”单梦颖是寿光市城投太阳城养老服务中心居家服务部的一名主管,近日,她跟同事来到圣城街道西公孙社区张安士的家里,询问老人近来身体状况,为老人测量血压,进行室内清洁,并陪老人聊天,为老人送上关爱。
“我们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养老服务平台,提出了‘六助’(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乐、助急)的服务标准,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差异化贴心服务‘送进门’,以智能平台为载体,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零距离’。”寿光市城投太阳城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太阳城实行集团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运营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养老服务发展。在城区,他们通过对闲置房产适老化改造,打造了“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部搭建“互联网+”居家养老信息平台,通过养老服务供给与老人需求的对接,实现了老人居家或就近养老;在农村,他们以托管运营农村幸福院、提供助餐服务为主线,逐步覆盖村庄,在解决好老年人最急需的就餐问题后,再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的服务项目及内容。
在寿光,养老新模式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精细化政策服务助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据悉,寿光市现有养老机构14家,养老床位32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100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5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70处;农村幸福院76处,老年公益助餐点56处。寿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寿光目前发展了寿光养老服务集团、城投太阳城等一批养老、家政服务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每年投入800多万元,对290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居家老年人提供“六助”服务,并依托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建立了服务扫码计时、定期回访、每月抽查等相关措施,确保服务质量。
为了加快机构养老提档升级,寿光坚持养老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坚持以“兜底线、保基本”为出发点,2020年以来先后7次提高农村特困人员救助标准,优化农村养老布局,将“一镇一院”整合为县级集中供养,应养尽养;加大护理型床位改造,优先将生活半自理、不能自理人员入住机构供养,目前供养814人,不能自理集中供养率达62.5%。通过“五建五必须”(“五建”指单独建、单独设,统筹建、联合用,依托建、托底管,依法建、规划好,规范建、方便用;“五必须”指面积必须达标、产权必须明晰、运营必须正常、设施必须安全、使用必须方便),推动社区养老多点开花,对城区499个居住小区按照“五建五必须”办法,分类整治配建170处养老服务设施,小区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家门口”养老。通过建设幸福大院、建设助老餐厅、建设老年公寓、推行专员护老、推广智慧医老、推进居家助老、推动家庭养老等“三建四推”七种村级养老模式,促进农村养老全面起势。目前,寿光市共发展农村公益助餐点65处,受益老年人3500多人。(寿光日报记者郑小菲通讯员李延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