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条四米宽、带有排水设施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孙家集街道大李村村民杨云吉特别开心:“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后道路泥泞不堪了,这路真是修到了我们群众心坎里。”
近年来,寿光市借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契机,不断升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质量,村村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一场美化家园、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在寿光大地火热上演。截至目前,寿光市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农村改厕累计完成10万余户,基本实现户户通、村庄照明、300户以上村庄公厕建设全覆盖;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市级152个、县级514个,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在基础设施全面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常态化调度体系,健全了一体化管护机制,探索了资源利用新路径,推动了美丽乡村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
庭院内外、房前屋后有观赏花草树木、盆栽盆景,花草树木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合理……站在自家的小院里,稻田镇王望一村村民夏新光心里很满意。随着寿光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农村群众在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独特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行走在村内,每一处庭院里都充满惊喜,在这冬日里,处处是美景。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上,寿光市实施了“一二五六七”工程,即打造1个美丽庭院示范样板区和2个整建制示范村;每个镇街打造5个以上示范村;创建6个示范镇街,每个示范镇街创成7个以上示范村,实现镇镇有示范、村村有典型、户户有行动。
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靠的是什么?工作开展以来,寿光市打破原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条块管理和工作分工,由寿光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统一管理、整合资源、统筹调度,一体化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美丽庭院等重点工作。
为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寿光市建立了“市级主导、镇级负责、村级实施”的三级联动机制,通过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实施项目贷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市财政补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农村改厕方面,探索实施“规范化”建设,有效解决了农厕改造质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真正把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改善村容村貌方面,通过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定期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整治战役,村容村貌得到了有效提升。
为保证人居环境整治效果长效持久,寿光市出台了考核督查、后续管护、全域化保洁等一系列标准和制度机制,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督导推进和长效管护体系。“我们通过发动群众制定村规民约、落实街巷长制度、开展载体活动、设立卫生保持奖等措施,激励村民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农村环境卫生新常态。”寿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美丽庭院、乡村文化艺术节等载体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干净整洁、和谐宜居成为了农村“新面貌”。(寿光日报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