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寿光,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是寿光蔬菜。其实,“寿光鸡”名气不亚于寿光菜,三黑(黑羽、黑爪、黑嘴)“寿光鸡”至今仍是家禽界的独特存在。“寿光鸡”现在存量多少、市场销售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
“寿光鸡”
全国四大鸡种之一
“咯咯咯……”12月24日上午,天气寒冷,雪纷纷扬扬地下着,但在稻田镇慈伦鸡场内,身披一身乌黑羽毛、头戴火红鸡冠、长着一对黑色鸡爪、健壮的“寿光鸡”不仅没有躲进鸡舍,而是在户外觅食“,上蹿下跳”,毫不畏惧严寒天气。
“它们不怕冷,耐寒、野性强,奔跑速度快。”慈伦鸡场技术场长伦九东对记者说道。伦九东,今年64岁,与“寿光鸡”打交道已有近20年的时间。说起“寿光鸡”,这位养鸡专业户滔滔不绝。
“在寿光,鸡的品种有很多,但最具地域特色的还是咱‘寿光鸡’,主要产在稻田镇一带,其中南慈、北慈和大伦村饲养的鸡最好,因此也叫‘寿光慈伦大鸡’。”说起“寿光鸡”,伦九东打开了话匣子。
“‘寿光鸡’生性好斗,觅食能力强,成年公鸡体重在4.5公斤左右,母鸡在3.5公斤左右,每枚蛋重70克左右,大的能达到205克。我们鸡场附近有条白杨沟,西边还有桂河,为养殖‘寿光鸡’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水系洼地中小鱼小虾多,‘寿光鸡’喜欢吃这些,这让‘寿光鸡’长得格外硕大健壮。”伦九东说道。
寿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守祥表示,“寿光鸡”在过去比寿光菜还要有名,与广东三黄鸡、上海浦东鸡、安徽固始鸡并称我国四大鸡种。
“寿光鸡”存在历史悠久。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寿光鸡”选育、饲养管理经验,着重记叙有“形大形小”两种,并描述“大形鸡不抱”等特点,还在“谷产鸡子法”一篇中,具体提到“一鸡生百余卵”,是我国古代有关鸡种文字记载最详尽可靠的资料。同时,根据资料记载,“寿光鸡”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遗址,目前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很多鸡种都是来自于“寿光鸡”。
“‘寿光鸡’遗传性能稳定,外貌特征一致,具有硕大、黑羽、黑腿、黑嘴、白皮肤,肉质细嫩,风味鲜美,蛋大皮红等特性。2010年12月24日,农业部批准对‘寿光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寿光鸡”保有量2.2万只
部门、企业全力保种
“‘寿光鸡’大而健壮,胶原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但因为出肉量低、价格较高,导致市场占有率近几年一直不高。”慈伦鸡场总经理伦九明说道。
当天,记者走访了城区多个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鸡基本以肉食鸡居多,其中占据比例最多的当数白羽肉食鸡。根据寿光市畜牧部门的相关统计,白羽肉食鸡市场占有率高达70%左右。“与‘寿光鸡’相比,白羽肉食鸡产量高,市场价格相对便宜,吸引了众多养殖户进行养殖。”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
此外,“寿光鸡”与蛋鸡专业化品种比较,产蛋率低、生长较慢。“寿光鸡”年产蛋在120枚至150枚,而普通蛋鸡专业化品种年产蛋量在270枚至280枚。另一方面,“寿光鸡”生长缓慢、出肉少,从鸡苗长到可以出售,大约需要120天,生长周期是白羽肉食鸡的3倍。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养殖户放弃了对“寿光鸡”的养殖。
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是历史悠久、品种优越的“寿光鸡”需要加大力度保护、传承。在慈伦鸡场,伦九明告诉记者,为了传承、保护好“寿光鸡”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慈伦鸡场改建鸡舍、增加设施,实现了种鸡笼养、自动上料、自动消毒、自动清粪、人工授精、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等功能,优越的条件为“寿光鸡”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过去由于多年封锁繁育和近亲繁殖现象,“寿光鸡”的生产力明显降低。为避免近交退化,保持原有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寿光市畜牧部门的指导下,慈伦鸡场制定了科学的“寿光鸡”保种方案,采取科学专业的措施,孵化生产用单门独院,采用先进的巷道式孵化设备,由电脑自动控制的环境及消毒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室内的细菌指数,为向社会提供优质的鸡苗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的主要工作是‘寿光鸡’的提纯、复壮,每天巡查鸡舍,给鸡做好防疫工作同时,遗传病检测也是重要工作之一。”多年来,伦九东及其团队主要负责“寿光鸡”的提纯、复壮工作,他告诉记者,要让“寿光鸡”高纯度地遗传下去,遗传育种是重中之重,鸡场也将主要人力和精力放在了这方面。
近年来,随着养鸡生产商品化的发展和“海兰褐”“罗曼褐”等蛋鸡专业化品种的大量引进,“寿光鸡”养殖受到较大冲击。“目前,各鸡场‘寿光鸡’共有祖代1000多只,父母代有5000多只,基本群有15000多只,‘寿光鸡’仅有保种数量约22000只。”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品牌战略
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寿光鸡’的销售方式以零售为主,市场上其它品类的鸡价格平均每公斤在20元左右,‘寿光鸡’每公斤在30元至40元。养殖成本高了,零售价格自然会高。”伦九明说,养殖户一般在集市上零散销售,没有走向中低档酒店和大众市场,这种传统销售方式限制了养殖规模。
“现在‘寿光鸡’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对外销售需要进一步加强措施。”寿光市畜牧业发展中心高级畜牧师刘兰光表示,“寿光鸡”有着独特的品质保证,但是瓶颈在于没有完善的基层推广队伍,终端消费者的工作不到位,品牌影响力没有发挥出来,制定的营销策略不能应对市场变化,致使遭遇推广销售困境。
如何走出困境,让“寿光鸡”重新占领市场,这是寿光市相关部门和慈伦鸡场都在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
刘兰光认为,对“寿光鸡”进行保种传承与开发利用,应由寿光畜牧技术部门牵头,以企业为主体,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专业研发团队,制定保种、育种传承方案。“包括对现有品系的选育、杂交、提纯、复壮等。使‘寿光鸡’的品系保持纯正,并具备稳定的遗传特性。”刘兰光表示,“寿光鸡”作为蛋、肉兼用型的品种,产蛋率不应盲目追求引进国外品种蛋鸡的高产蛋率,而重点放在蛋的品质和风味上。此外,应把“寿光鸡”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消费者、市场、社会、互联网等传播,形成独特的“寿光鸡”品牌。(寿光日报记者 付惠敏 通讯员 曹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