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鲁菜,潍坊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有传承,更有创新。日前,首届“新时代新鲁菜”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饭店协会主办,全省16地市136个区县均参赛,同时吸引了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的美食爱好者参赛。其中,潍坊市共有17款菜品获奖,寿光大厨李国伟的“金齑玉脍”在“十大创新菜品”榜单中排名第一。
“金齑玉脍”妙在何处?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1月21日一早,记者见到寿光京都大掌柜总厨李国伟时,他正在认真制作金齑玉脍。据介绍,眼前的金色汤汁已经熬制了12个小时,很快,片鱼、吊汤、切秋葵、摆盘……一气呵成,薄如蝉翼的鱼片在精美的瓷盘中摆出漂亮的造型,让人垂涎三尺……
据李国伟介绍,“金齑玉脍”的本意是“精美的食物”,“齑”音为“jī”,原意是细碎的菜末,这里作调料解,金齑就是金黄色的调料。这道菜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没有限定“玉脍”用什么鱼。当时,金齑玉脍还是一个集合名词,凡是银白色的生鱼片搭配金黄色的调料,都可称为金齑玉脍,现在日本的寿司就起源于这道菜。此菜盛行于隋唐,相传隋炀帝巡幸江南品尝此菜时,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齑料色泽金黄,连声赞曰“金齑玉脍”。
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在作品中也提到过金齑玉脍,他写了一组《潍县竹枝词》,其中一首是“: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县原是小苏州。”李国伟说,因为历史时代的更替,这道菜一直没有得到传承和发扬,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他用鲁菜的烹饪技法创新制作出了这道名菜。
据《齐民要术》记载,金齑共需七种配料,即蒜、姜、盐、白梅、橘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饭,玉脍根据记载则主要选用鲈鱼和鲑鱼。李国伟此次创新鲁菜“金齑玉脍”的配料有姜、香米、寿光特产海盐、潍坊板栗、香橙、秘制酱汁;玉脍则选用了渤海鲈鱼,配菜有西蓝花、莴苣、金瓜泥、火腿、蛋皮。
“把新鲜的鲈鱼切成夹刀片,切好后用盐、味精、料酒、蛋清、淀粉腌制,这样一来,鱼肉的口感更加滑嫩爽口。再把莴苣、火腿、蛋皮、香橙切丝,将配料放入鱼片中。加入橙皮的目的是去腥增香,增加鱼肉独特的口感。最后,把鱼卷放入蒸箱蒸五分钟。”李国伟介绍说,金齑玉脍的“灵魂”是齑汁,先用清水把香米熬成米汤,板栗捣成泥,放入盐、秘制调料;然后是高汤调味,高汤中要放入老母鸡、肘子肉、猪大骨、凤爪,并结合现代人的养生特点,加入鱼胶;最后以金黄的南瓜汁调色。
“为了让传统名菜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后人在菜的盛器上也进行了创新,实行一人一位分餐制,金齑汤打底,将秋葵、胡萝卜、鱼卷放入盘中,既健康卫生,又倡导简食节约之风。吃的时候,根据食客的口味加入青柠汁,中餐西吃也有了‘国际味’。”李国伟说,这道菜的创新之处还有许多,比如结合当下流行的打边炉,把鱼片成薄片,熬制成金齑汤;在刀工、选料上融合寿光元素;做成热菜与凉菜两种口味等,满足了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求。
这道菜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且,由于这道菜制作流程繁琐,耗费时间长,所以想一饱口福的话得提前一天预订。“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鱼,鱼肉白嫩劲道,鱼汤色泽金黄,色香味俱全,真像一道宫廷菜肴。”顾客李先生品尝后说。
“鲁菜是源于山东的经典美食,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首,是历史悠久、技法丰富、难度高、见功力的菜系。通过这次比赛交流,我也收获了很多,并得到了很多名厨的指导和帮助。今后,我会苦练内功,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厨艺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助力鲁菜创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