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到用户家中走访,排查液化气使用安全隐患
春节临近,为进一步加强液化气安全管理,全面落实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及公共安全,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数、心中有谱、心中有民、心中有畏”,日前,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瓶装液化气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瓶装液化石油气在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液化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执法人员查获的违法销售液化气车辆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消除流动“加气站”安全隐患
前不久,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安全环保监管人员在南木桥村驻点期间,发现一悬挂外地号牌的面包车走街串巷兜售液化气,于是将其拦停进行检查,发现车上拉着10多个液化气瓶。目前,车主因违法销售液化气,被立案处理。
“流动‘加气站’违规充装销售液化气,不仅严重扰乱正常的液化气市场秩序,而且在充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液化气泄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安全环保监管办公室主任崔成峰表示,为深入排查治理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期,双王城组织成立瓶装液化石油气领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液化气安全综合治理行动,在辖区内重点村、区域派驻执勤人员,严厉打击非法流动售卖、倒装、存储液化石油气及接受来源不明液化石油气等违法行为,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另外,针对市场监管领域钢瓶流动情况,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确保钢瓶充装、配送可查询、可追溯,依法查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给非自有气瓶充气行为;全面启动钢瓶二维码监控平台;落实瓶装液化石油气餐饮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针对道路交通领域,依法查处无相应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车辆从事瓶装液化石油气运输等违法行为,同时,帮助液化石油气企业办理危险品道路运输许可手续,确保液化气经营企业配置钢瓶运输车,尽快制定场站配送到用户车辆的相关标准要求,规划各液化石油气企业配送服务。
摸排不落一户、不漏一瓶 精确拧紧户内“安全阀”
“液化气用着方便,但安全不能忽视,平时一定要注意拧紧阀门,不能使用过期液化气罐,不能在家里倒罐,更不能在卧室或其他密闭场所存放或使用液化气。”日前,在牛头镇村五分村,双王城安全环保监管人员与村委人员成立检查组逐户走访,对居民家中液化气罐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是否使用信息化标识(二维码)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以及灶具、连接软管、阀门是否存在隐患问题。对于存在充装报废或不符合标准的液化气罐,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并加强教育宣传,提醒居民要把安全装到心里,养成安全自查的习惯,正确操作和使用液化气设施,提高安全事故防范意识。
“经过排查,双王城共有居民6800余户,3300余户使用液化气,共有3400余个液化气瓶,其中,不合格气瓶590余个。”崔成峰表示,隐患治理,重在排查。在液化气安全综合治理过程中,双王城根据网格划分和人员包靠情况,组织开展瓶装液化气大排查行动,排查范围不仅包括农村住户、农村大集、村内经营门店、废旧闲置院落、本村流动经营户等农村领域,还有饭店、康养中心、学校、机关部门食堂等公共餐饮领域,牛头老镇区沿街经营门店、卧铺老镇区沿街经营门店、建筑工地等城建领域,以及企业食堂、门卫传达室、职工宿舍、生产车间等工业领域,排查按要求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瓶。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及存在安全隐患的气瓶及配套设施,第一时间督促整改,杜绝使用来源不明液化石油气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流动售卖、倒装、存储液化石油气及接受来源不明液化石油气等行为。
另外,为保障农村居民春节期间用气安全,双王城还组织各村制定了液化气安全管理办法,对液化气瓶的标准、使用、储存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为方便农村居民安全购买液化气,该办法还明确了购气换瓶流程,居民购买液化气时可直接电话联系村内管理员,由管理员联系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并带领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对居民家的燃具、软管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更换气瓶并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确认无漏气后方可完成更换气瓶工作。
安全生产能力每提升一步,群众安全的堤坝就加固一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就是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加主动有效地防范化解风险。下步,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为辖区内液化气瓶使用户统一更换标准更高、更安全的金属软管,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保障辖区安全形势稳定。(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付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