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李国是寿光市烈焰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自从加入志愿服务队,他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救援工作,菜博会执勤、高考执勤、疫情防控、义务巡河、交通执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我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很简单,就是无私奉献,把志愿者的服务融入自己的生活,甚至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李国都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志愿精神的理解。
工作之余,李国把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用在了志愿服务中。连续多年,在菜博会期间,李国积极参与执勤,早7点前到岗,晚7点后撤岗,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李国都坚持完成当天执勤任务;高考期间,为给高考学子提供畅通、有序、安静的环境,李国和团队其他志愿者积极协助交警,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李国跟随团队对古城街道多个村庄、学校、小区等单位进行了多次细致全面的卫生消杀,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他也驾驶三轮车,背着喷雾器,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配合村委、企业、学校等进行防疫消杀。
“刚开始接触志愿服务时,我对此类活动没什么明确概念,经常手忙脚乱,后来,在团队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志愿服务中的各项工作,之后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参加公益活动。”从一名志愿“小白”到一名志愿服务骨干,李国用心对待着每一次活动。“我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每天为不同的人服务,每一声谢谢都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动,虽然每天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却收获着满满的成就感。”活动中,李国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哪里需要去哪里,处处播洒爱心,时时不忘传递正能量。
“请按交通规则走,注意交通安全……”每年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测期间,李国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各个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他头顶烈日,认真维持路口交通秩序,并不时提醒过往的行人注意安全。“我们服务的目的就是确保每一位市民安安全全出行、平平安安回家,所以不能计较付出。”李国说,志愿服务活动的带动作用明显,能够很好地引导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有序停放车辆,打造市民平安出行的“防护网”。
2021年底的一个凌晨,李国接到求助电话,在村子附近的道路上,一辆车的车轮陷进沟里。接到电话后,李国顾不上室外的寒风,立即通知几名志愿者赶往现场,最终齐心协力把车子从沟里推了出来。曾经不止一人问过李国:“参加公益活动忙忙碌碌,到底图什么?”对此,李国都会这样回答:“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就应该去帮一把,这是一名志愿者的责任。”汽车站岗亭建成使用后,只要有时间,李国都会去岗亭“打卡执勤”,每次执勤,李国都是在岗亭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经常到汽车站坐车的人都认识他,总是亲切地跟他打招呼。每当附近有人需要帮助,李国也会尽己所能给予帮助。
“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既是乐人亦是乐己。”李国说,志愿者不是一个称呼,而是一种责任。虽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忙碌又辛苦,但只要穿上红马甲、戴上红帽子,那种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他希望社会上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公益志愿者行列,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为建设更好水平的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