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茬”大樱桃熟了 今年更甜了

仲春时节,田柳镇北岭村迎来了一幅收获景象。大棚里绿叶重重叠叠,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串串红彤彤、沉甸甸的大樱桃,像灯笼般挂在枝头,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

李培文是北岭村第一批种植大棚樱桃的果农,种着4个拱棚和2个温室大棚,有七八百棵樱桃树,五六个品种。“温室大棚里的‘红灯’成熟最早,3月5日开始上市,现在已经卖完了,眼下采摘的是拱棚里的‘美早’和‘布鲁克斯’。”李培文告诉记者,因为上一季樱桃坐果率较高,去年秋季雨水较多,今年“红灯”坐果率普遍不高,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正因为坐果率低,今年樱桃的口感和品质比起往年更佳,“一些顾客品尝后,都说今年的樱桃很甜。”李培文表示。

与李培文种植的樱桃不太一样,李士华的棚里,樱桃还泛着绿色。“我种植的樱桃比他们棚里的晚一些成熟,但比露天的早。因为我适当延长了樱桃的休眠期,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樱桃品质。”李士华种植樱桃20多年,现在种着4个樱桃棚,有200多棵樱桃树,算得上村里的“老把式”。这些年,他在总结以往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种植方法,不再一味赶“早”,而是更注重樱桃的品质和口感。

“别人一般都是12月份盖膜,我选择1月下旬,比他们晚1个多月,樱桃发芽、开花、上市时间虽然晚了些,但口感、品质会更优。”李士华表示,樱桃休眠期是一个储备营养的过程,他选择延后给大棚盖膜,目的就是充分增加樱桃树的休眠时间,为樱桃后期生长聚能,保证樱桃的品质和口感稳定。在盖膜时,他还将大棚风口前移了一段距离。“因为春天气温变化较大,风口前移可以更好地把控棚内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影响樱桃后期坐果率。”李士华说。

李士华告诉记者,他曾种植过苹果,因此将种植苹果中“单株延伸”的种植方法用到了樱桃树上,在产量基本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了樱桃树的透光率,保证了樱桃口感。“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樱桃,大家伙儿种植经验都很丰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李士华表示,北岭村现有村民180多户,樱桃种植面积超过200多亩,凭借丰富的大棚种植经验,以及地处张僧河畔土壤肥沃的优势,种植的樱桃口感和卖相俱佳,品质不输一些大型樱桃主产区。前些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北岭樱桃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全村近80%的樱桃种植户,并注册了“大美北岭”商标,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进一步叫响了北岭樱桃品牌,提升了村民收入,北岭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樱桃村”。(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付冰川通讯员刘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