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街道留吕村张清怀:把农家小院变成“世外桃源”

在洛城街道留吕村,61岁的张清怀用3年时间建起了一座“世外桃源”: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相得益彰的鱼池假山,再加上花香、绿意的点缀……一座充满生机的农家小院格外引人注目。

3年时间,打造出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张清怀的小院里,空气清新,四方小院一大半被植物覆盖,长廊、鱼池、假山、竹林,还有各种花草在骄阳下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我花了3年多的时间,才让这个小院慢慢有了样子。”站在一株缀满花的石榴树前,张清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每天清晨5点左右,他和妻子就起床侍弄自家的小院。现在院子里有30多种花草植被,都是我精心栽培的。”张怀清告诉记者,整个小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他和妻子亲手打造的,就连院子里的鱼池,也是他用铁锨等工具一下一下挖出来的。

“年龄大了,有很多闲暇时间,我觉得自己用手打造出的小院,特别有意义。”在张清怀的带领下,记者从院落外走到院内,听他细数打造小院的过程:“墙体是徽派风格,是我和妻子都很喜欢的一种风格,门口的影壁墙写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和妻子亲自搬运并砌起来的。”沿着木质长廊穿行而过,右侧的假山、池塘为小院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一块块形态各异的造景石,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有一种自然之美。“石头是我去外地拉回来的,植物在山石间适当点缀,使鱼池和假山充满生机与活力。”

环顾整个院内,记者还看到一些有年代感的老物件——石槽、石碾、石磨等摆放在院中。“这些老物件都是原来老院里就有的,现在成了装饰品和收藏品,别人出钱买我都不舍得卖。”张清怀告诉记者,这座小院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传承了四代人,院子南北长22米,东西长16米,除了屋外的装饰品,屋内的桌椅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你瞧,这样的桌椅柜子,现在很难见到了。”为了搭配古朴的陈设,张怀清在添置新家具时还特意选取了一些中式家具,搭配墙上的挂匾和字画等,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方庭院的打造,倾注着张清怀的心血,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彰显着张清怀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我和妻子打理得十分用心,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喷水壶,给院子里的花卉浇水。除了确保花草植物的健康生长外,每周我们还会修剪枝条,保持花草株形整齐。”

幸福晚年,静享乡村田园时光

采访中,当记者询问张清怀打理院子是否会觉得劳累时,他连忙摆手说:“其实养花种草不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劳动,而是一种心灵的放松。没事在院子中走走,看见有枯枝就剪掉,发现了杂草就进行清理,没事就给花卉松松土,会让生活更为充实。”

除了打造小院外,张清怀还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我喜欢骑行,每天吃过晚饭后都坚持骑行20公里。”张清怀说,正是因为这个爱好,他结识了很多骑友。另外,张清怀也喜欢玩吉庆鼓,五六个鼓友经常聚在一起,敲上一曲。“这两年在好友的带动下,我还学会了吹萨克斯,又增添了一门新技能。”除了这些,张清怀还喜欢国画,尤爱画牡丹,稍有空闲,他便伏案作画。“兴趣和爱好是老年人充实生活的妙药良方,有相同爱好的老年人更容易获得归属感,享受朋友相聚的快乐生活!”

一方小院,就是最美的风景。张清怀告诉记者,目前小院的整体布局还没有完全结束,随着季节的转换,他打算在院内再增加一些应季的植被,争取让小院四季常青。“这个廊架我打算种点葫芦装饰一下。还有那边,我打算种上一片竹林,让小院的景致再丰富些。”张清怀说。

如今,在张清怀的小院中,每天都有好友前来相聚,“人生到了这个阶段,要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张清怀笑着说,他还在手机上注册了“朝巴老头”的抖音号,空闲之余他会将自己的生活视频发在该平台上。“结识了不少网友,看着大家的点赞和评论,心里十分高兴。”(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