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为突出企业在蔬菜种子研发中的主体地位,今年以来,寿光市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围绕新品种推广、种业科研团队建设、良种繁育、种质资源库创建、南繁基地建设等项目,已向13家种业企业落实奖补资金1768万元。
在化龙镇李家村,很多种植甜椒的菜农都在使用名叫“乐迪”的国产种子,孕育出来的甜椒不仅性状优、商品性好,而且价格比“洋”种子低50%,受到了广大菜农的认可。“乐迪”由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今年获得了寿光市种业企业奖补资金。“奖补资金有力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在政策的扶持下,继续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公司董事长梁增文告诉记者。
种子研发,人才是关键。梁增文领衔建设了高层次的人才研发团队,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2名高层次人才,并与中国农大等1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研发团队在豆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育种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功选育推广蔬菜新品种200多个。其中,公司自主培育出的“永盛先锋”“盛丰一号”芸豆同类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自主培育的“乐迪”“加利”甜椒、“奥菲特”“奥菲特二号”番茄成为国外同类品种的替代品种,累计推广蔬菜良种近200万亩,实现社会效益600多亿元。
从2012年开始,寿光市相继出台了蔬菜种业发展扶持政策,拿出专项资金进行重点培育。2020年,寿光市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加大了扶持力度和范围,对蔬菜种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新品种选育、繁育加工推广、种子种苗展示交易、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及“双招双引”等方面给予重点帮扶。
种业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精准把握农业发展方向,才能做大做强。近年来,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种业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不遗余力,选育的“宝禄”系列粉果番茄,以多抗、果大、硬度高、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替代了国外“喜来德”“先锋5号”等垄断品种,每年为种植户节省用种成本3000多万元。
近年来,寿光市财政专项用于扶持蔬菜种业发展的资金累计达1亿多元,重点培育了寿光蔬菜种业集团、三木种苗等7家种业龙头企业,以及29家潍坊市标准化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寿光市从事蔬菜育苗的单位发展到300多家,种苗年繁育能力达到17亿株,国产蔬菜品种占有率达到70%以上。下一步,寿光市将积极强化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打造“蔬菜种业硅谷”。(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王立军)